节前慰问要多接“地气” 暖“民心”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金关街道办事处 周玉柱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走访慰问一直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汇聚群众力量的“重要法宝”,为此,领导干部的节前慰问必须做到既接“地气”更暖“民心”。

要“接地气”就要有烟火气。作为传递党和政府关心民生、爱护党员的“代言人”,领导干部在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的过程中,理应身心投入有“烟火气”。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生活虽然困难,但他们也许在乎的并不是走访慰问者为他们送去多少慰问金、多少慰问品,而是他们的想法和诉求能否得到反映和协调。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关心爱护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任务,走访慰问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应自觉摒弃身上的官僚气,多一些生活气息,把群众当自家人,在家长里短中了解实情,在嘘寒问暖中倾听诉求,在精准帮扶中排忧解难,在主动走近中走进群众,更好地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赢得群众的真心信赖、得到群众衷心拥护,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要“接地气”就要有泥土味。“接地气”的口号叫得震天响,下基层走走过场,和群众交流作作秀,却拿不出切实有用的举措,做不出利民的实绩,这样的干部直接损害了我们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领导干部不仅要能在办公室握笔杆子,还要能到基层和群众一起抬锄头把子,接近群众不是喊口号,是要真正俯下身子,走到田间地头帮群众干实事、解难事。身上沾上“泥土味”,才是真正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人民公仆。党员干部在深入慰问对象家中时,要主动摒弃“效率杂念”,稳坐“土板凳”、喝下“大碗茶”,多与慰问对象面对面沟通,拉拉家常,谈谈治安状况、粮价菜价等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话题,善于用群众的语言,善于同群众交流,说群众听得懂的暖心话,沾一沾田间灶头的烟火气,真诚地喊一声“大娘”、叫一声“伯伯”,才能做到和群众“零距离”,才能真正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要“接地气”就要有执行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保持纯洁的党性和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关键就是在实际中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用情感受民生,用行动排解民忧。通知指出,全面准确掌握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诉求,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群众利益无小事,能否真正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否真正“接地气”,到最后都要落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上。慰问对象是党在人民群众中的“窗口”,针对生活困难的党员,要帮助其分析导致生活困难的原因,采取“一对一包”“1+N帮”的办法,既做到“授之以鱼”,也做到“授之以渔”,真正让困难党员、老党员时刻体会到党和政府的真情和组织的温暖。同时还可以向他们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目前普及的一些便民惠民政策,在送去温暖的同时也为他们送去“精神食粮”。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