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溪水”入“大江”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北湖实验学校 张蜜媛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提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埋头于教材,定睛于黑板,关注点时时锁定于学生,这是我身为一线教师的日常。“不惰者,众善之师也”,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和积累。于是,我停下匆匆脚步,静心回归自我,有幸拜读了苏联现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书中的一句话——“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犹如当头棒喝,使我警醒。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钻研教学大纲是自我专业的深度挖掘,而拓宽知识视野同样是教师生涯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教育本就是一门多维度的艺术,在探究教学内容时,绝不应受限于这些内容,我们应打破壁垒、拓宽视野,将涓涓细流引入滔滔大江。

“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为学生搭建宏大的知识背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做的事情,而这宏大知识背景的搭建正需要更为广阔的知识天地作为支撑。知识就像潺潺不断的溪水,只有将无数条小溪引入教师自我的知识大江里,才能让这条江“活”起来,也愈加宽广起来。

在读到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学大纲与教师自身知识广度间关系的论述时,我自然联想起梅贻琦先生的“从游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总是甘当前导的“大鱼”,盼望着“小鱼”紧随其后,“是从游也”。教师汇聚点滴,成就知识大江,大鱼带领小鱼们畅游其中,这是教学的“从游”;而“引溪水入大江”的过程又何尝不是“身教重于言教”,何尝不是“从游”呢?教师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去不断学习、突破自我,这样的求知动力与求知行为本就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大鱼”不仅要带领“小鱼”游,“大鱼”更是要和“小鱼”一同游。

为了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充分备课至关重要,在拜读苏霍姆林斯基大作之前,我对备课的认知仅限于“备课”,殊不知,“备课”绝不仅仅是“备”那一堂课,我更应“备”的是无限广阔的知识背景,是超越自我的能力提升,是孜孜不倦的耕耘与检视,是日复一日的勤勉与不懈,学习便是“备”好这一切的不二法门。我要将知识的小溪源源不断地引入思想的大江,与“小鱼”们共同学习,向着大海,向着更远的征途,奋力游!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