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造福人民作为自觉追求

贵州省遵义市委组织部 冉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怎样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方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绩观,是为政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导着为政者“从政为什么、从政干什么、从政留什么”这“三问”。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从政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施政举措。无数正反例子说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走好从政的每一步,才能在为官、做人、成事的路上行稳致远。如果一开始就观念错位、动机不纯,便容易导致德不配位,甚至打滑摔跤,跌入深渊。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各级领导干部要搞清楚为谁谋政绩、谋什么政绩、靠什么谋政绩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要弄明白什么是正确政绩观,树立怎么样的政绩观。对党员干部来说,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始终为老百姓谋福祉,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说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选择了入党、选择了从政,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牺牲;选择了吃苦受累,就意味着必须实干苦干、务实担当,意味着要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不谋取私利。只有始终坚守人民立场,笃定为民造福的政治追求,才能始终做到不计个人得失、不为财利所惑、不受虚名所累,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担当、对人民负责。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员干部应该非常清楚,党员身份不是与生俱来的,干部身份和岗位是党和人民给予的。只有始终厚植人民至上情怀,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把为民造福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把为民造福作为自觉,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要从强化理论学习中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始终坚持学习党章、党史,在强化学习中坚定信仰信念,涵养为民服务理念,笃定为民服务思想,自觉选择把为民造福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方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上是不够的,必须磨砺为民造福的宽肩膀,练就为民造福的真本领。面对百年未变之大变局,如何奋进“十四五”、开启新篇章,需要扑下身子、走近群众,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群众中汲取营养,在群众中汲取智慧,找到破解群众难题的“钥匙”,练就为民服务的实际本领,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提升为民服务实效,做出群众满意的实绩。

对党员干部来说,为民造福不但是情怀、责任和担当,更是一种作风,一种力量源泉。新时代党员干部就应始终对标合格党员要求,对标为民、务实、清廉标准,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要求和导向,从自身改起,从群众不满意处改起,不断改进作风,自觉改造提升,真正把为民造福落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民生改善中,体现在群众的笑脸上。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