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 这里有一份来自时代的“新考题”

重庆市石柱县南宾街道 文一普

“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金句频出、干货满满。身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第一线”,如何不负重托,更加深入了解农业特点、乡村价值,厚植爱农民、爱农村的情怀?这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农村基层年轻干部的历史性课题,也是时代给我们的“新考题”。

只有我们懂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发展才有保障。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仓廪实,天下安。”当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时,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农村基层的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个基层党组织的方寸舞台,都是建设伟大工程推动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结合农业特色、农村现状、农民基础,搞清楚、弄明白“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发展成什么样”等现实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的问题开始凸显。突破这些瓶颈,既要我们统筹考虑产业产量、效益收益,还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绿色安全、适销对路、科技创新、节本增效。唯此,方能逐渐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朝着提质导向转变,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只有我们爱农村,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干事创业才有奔头。诚然,乡村如何建设、环境如何整治、村民如何团结、乡风如何引导……农村工作的复杂程度绝不亚于其他的重难复杂工作。但同样,正因为乡里没有了城里的喧哗热闹,才多了那一份宁静祥和,给我们在沉淀中成长、成熟、成才,给我们定下心神、努力工作、专心服务,提供了珍贵的空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自古以来,人们对乡村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就不曾停止。时至今日,干净整洁的街道、满目郁葱的绿色、舒适宜人的小气候,仍是人心所向,同时与一地一域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吸引人才息息相关。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可能靠运动式的一蹴而就,更不能做涂脂抹粉的表面文章。身处农村,我们必须摸熟摸透农业的基本特性和乡村的价值体系,沿着农业的发展规律和乡村的价值谱系顺势而为,从而建设出既能够持续兴旺,又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只有我们爱农民,携手农民富裕富足,履职担当才有后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乡村要振兴,就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就必须“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全面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吸引各类人才在农村建功立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基础在基层,力量源泉也在基层。农村基层干部身处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对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身处最基层,我们最直接联系服务着群众,是支持农民创造、帮助农民致富的桥梁纽带,是“黏合剂”“推进剂”。正因如此,我们必须与农民群众同心同力、同频共振,想在一块儿、干在一块儿,把农民群众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衡量得失成败的试金石。要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感受农民群众的疾苦,了解农民群众的需求,保障农民群众的权益,不仅能够“锦上添花”,更做得到“雪中送炭”。

农村的改革发展的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课堂,农民群众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学深悟透本领练好,才有可能“得高分”。阔步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再深入实际、再深入基层、再深入群众,在最好的年华、最美的乡村锻炼品质、净化心灵、改进作风、增长才干,在美丽乡村书写不负青春的亮丽答卷!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