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 学习“三进下党”调研精神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人社局 朱文豪

习近平同志1989年到1996年福建任职期间,曾三进“五无乡镇”下党乡进行调研。一进下党,习近平修建公路、通电照明、改善办公条件;二进下党,习近平为洪灾中的百姓送去慰问金和灾后重建资金,帮助洪灾后的下屏峰村重建家园;三进下党,已在福建省委副书记任上的习近平带去100万项目款,自此,下党乡有了第一条省际公路。认真学习习近平“三进下党”的调研精神对年轻干部的历练和成长意义重大。

调研的初心和立场是为群众办实事,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能开心的“咧嘴大笑”。习近平在调研中最关心的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命安全,真心、真切地为老百姓着想。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所以调研要坚守为人民的立场,要把人民装在心中,想人民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调研作为手段,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当作目标。只有立场坚定,才能信念坚定,心中有信仰,脚下便有力量,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才真正具备了坚实基础。

调研要吃得进去苦,也能吃得进去“土”,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20世纪80年代末,深山老林小乡镇,羊肠小道,烈日炎炎,全靠步行,何等辛苦,习近平在到任之后,不开欢迎会,不发表就职演说,只开工作座谈会、汇报会,紧接着深入基层,全凭着两条腿进入这深山老林里的小村庄进行调研。树木“接地气”,则枝繁叶茂;干部“接地气”,则政顺人和。调研是为了了解实际情况,了解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如果“脚不沾黄泥、头不顶烈日”,看到的只能是“表面文章”。要想掌握一手资料,必须像习近平一样下苦功夫,深入基层一线,到条件最艰苦、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了解实情,在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中发现问题,这样的调研才有“温度”,调查成果才有“深度”。

调研也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要有调研成果检验“打分”机制,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满意。习近平的调研路上曾三进下党、七下晋江、九到寿宁,充分彰显了“钉钉子精神”。1989年到1996年,三次调研横跨七年,从全乡没有一条公路到跨省公路通车运行,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的下党乡发展了“一村一品”,大力发展旅游业、茶产业和脐橙产业,已经实现全员脱贫。习近平和后继一批批扶贫干部努力交出了完美的答卷,经住了人民的考验、时间的考验。调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衡量调研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研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看调研报告写得多么华丽,关键要看调研结果是否真实有效,因此也要建立调研的成果检验机制,看看调研的作业到底能打多少分,到底给老百姓带来了多少福祉和便利,是否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满意。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1)
上一篇 2022-03-08
下一篇 2022-03-0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