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天时”“地利”“人和”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委组织部 杨鹏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因此,广大基层干部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应始终保持“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清醒,顺应“天时”之利、巧借“地利”之便、筑牢“人和”之基,在新起点乘势而上接续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顺应“天时”之利,遵循自然规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无论是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都是“压舱石”,必须答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道“必答题”。此可谓“天时”。因此,广大基层干部要顺应“天时”,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的广阔“舞台”,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奋力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同时,要遵循自然规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还清乡村生态环境“欠账”,留住清新旖旎的田园风光,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巧借“地利”之便,因地制宜布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事和好事,但如果急于求成,大搞“一刀切”“一锅端”,让农村变得“千村一面”“如出一辙”,难免水土不服。因此,广大基层干部要巧借“地利”之便,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既不盲目模仿也不盲目探索,既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又不拘泥典型,牢牢抓住因地制宜的“精髓”和“灵魂”,量体裁衣,在精准施策上下一番“绣花功夫”,发展“独一份”乡土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新格局,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扎实作风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径,让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落地成美丽现实。

夯实“人和”之基,擘画振兴图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乡村振兴首在“振人”、重在“振心”。广大基层干部要紧紧围绕农民、人才等关键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振心”战略。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将自己的耳朵作为社情民意的“听诊器”,从群众的牢骚中听出“弦外之音”,不仅从赞美中找寻“方法途径”,更要从批评中找寻“真实诉求”,“听”出群众智慧。要坚持让农民当“主角”,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切实享受到乡村振兴的“红利”。要巧打“乡愁牌”,吸引在外乡贤回家,将浓浓的“乡愁”转化为反哺家乡、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不竭动力,携手擘画乡村“宜居宜业”的振兴图景。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我们以奔跑的“姿态”昂首阔步向未来,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里大有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3-23
下一篇 2022-03-2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