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系青年的自画像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委组织部 李飘飘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青,糯米香……端午节又称“解粽节”,宋代词人李之问写道,“愿得年年,长共我儿解粽。”一家人其乐融融“共解青菰粽”为端午团圆增添了一份软糯甜香。近年来,端午节的粽子已经不单是简单的甜、咸之争,冰粽、豆腐粽、椒盐粽、榴莲粽成为“粽届”呼声居高不下的“明星单品”,口感上乘的粽子,无论内馅如何演变都离不开大火的煮制与粽绳的捆扎。治大国,如烹小鲜。年轻干部作为党和人民的生力军,应该在这个端午佳节,学着做一个“粽”系青年干部,充分发挥出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廉洁自律的优良品质,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立功当时、奋发有为。

“粽”系青年,以“因时而变随事而制”为精神“内馅”,“对胃”群众。粽子的历史悠久,从最初人们所食用的草木灰粽子,到晋代以后的甜粽、咸粽,再到如今五花八门的各类口味。粽子的演变一直以来都紧紧跟随着人们的口味,体现出时代特征。“粽”系青年干部,要自觉在工作中紧紧跟随群众的“口味”,与时俱进。“对胃”群众不是空洞的口号,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应当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路线;在行动上要做好调研,一方面深入“田间地头”“后院角落”了解清楚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另一面对标先进找差距,坚持因地制宜,做好地方特色发展,将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格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有形力量。

“粽”系青年,以“慢工出细活”为工作“窍门”,“钉在”日常。为了方便加水和翻粽子,传统的粽子煮法需要用大锅来泡煮,锅里的水要一直淹没粽子。泡煮粽子,要保持旺火泡煮,不能间断,一般煮10个小时才熟透。慢工出细活,耐心煮熬,才是粽子软糯香甜的“窍门”。“粽”系青年干部,应在工作中领悟“慢工出细活”工作“窍门”。“慢工”不等于“拖延散漫”,在工作中,应该时刻秉承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对各项工作,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细活”也不等于“事无巨细”,需要兼顾效果与效率,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要规划好合理的工作安排,沉心静气做好每一个环节。

“粽”系青年,以“贪污腐败不可为”为行为“红线”,“裹紧”初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粽子得名于其制作时由叶子包裹和五彩线扎束而成的特征,只有好的粽绳才能保证粽子煮制的过程中不会漏米、开裂。“粽”系青年干部,要自觉用廉洁自律的“红线”“裹紧”初心。通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锤炼党性遵纪守法,摒弃侥幸心理,真正把守纪律、懂规矩作为清风肃纪不可逾越的红线,做到心有所畏惧,行动有所止。只有用纪律的“红线”全方面“裹好”好初心,才能形成端正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作风保证。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5-26
下一篇 2022-05-2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