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乡村的“三个转变”

湖南省衡阳市委办驻衡南县三塘镇龙唤村第一书记 肖建军

4月21日,湖南省衡阳市吹响“万雁入乡”集结号的当天,接到衡南县委组织部通知,要求第二日启程入村开展工作。来不及向领导同事当面告别,来不及清理办公室物品,来不及分享内心的喜悦忧虑,怀着忐忑的心情赶赴我的驻村之地——衡南县三塘镇龙唤村。驻村以来,在历经新鲜好奇、失望苦闷、坦然接受的内心波折后,及时调整心态,积极融入驻点村方方面面,主动做到“三个转变”,工作逐步进入正轨。

主动适应从“大机关”到“小村庄“的环境之变。市委机关身处繁华都市,窗明几净,优雅安静,生活便利;驻村所在的龙唤村,临近蒸水,村部由一所旧小学改造而成,面上看起来比较宽大气派,但设施条件和卫生环境与市委机关不可比拟,“吃、住、行、洗、购”都存在很大的现实差距和困难。在市委机关,虽可方便出入,但经常出入机关的人还是各级领导干部居多。在村部,村民自由出入,有骑着电动车前来办业务的村民,有端着饭碗边吃饭边看热闹的邻居大婶,也有刚下田的农夫脚上沾满泥,“一步一个脚印”,还有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村民经过调解后和好如初,依然笑脸相迎,相互递烟,正是这些原汁原味的乡土景象构成了独有的乡村文化。为此,我主动适应,学会发现乡村之美,苦中作乐,闲暇时候拍摄一些乡村风景、村民趣事的正能量素材,剪辑成视频发到抖音,获得众多网友点赞支持,内心得到充实的同时,逐步适应了乡村的工作环境。

主动适应从机关干部到村干部的岗位之变。在市委机关,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坐办公室”,日常工作中协调多、操作少,材料多、调研少,相关工作还可以调度一些市直机关和县市区具体抓落实。“农村天地宽”,驻村后,办公场所不再局限于村部,有时是在田间地头,有时是在村民家的房前屋后,工作也不再是敲敲键盘、动动嘴皮,到驻点村后拜村干部为师,跟着村干部走村入户,与村民交友,与村民一起谈农村、唠农事、干农活都是工作内容。在机关,疫情防控、粮食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城乡标准化治理等大项工作都是宏观上的决策部署,而在村一级,所有的工作都是具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需要村“两委”干部执行和落实。刚到村部时,便接到乡镇通知,要求在月底前召开一次屋场恳谈会。衡南县作为屋场恳谈会的首倡首创之地,我曾专门为此编报经验材料,自以为会信手拈来,而真正面临组织实施的时候,发现对会议流程、内容主题、方法步骤都是一团迷雾。为此,连日翻看两年来镇村开展的屋场恳谈会资料,从以往的笔记和图片中摸索相关经验。

主动适应从“管一线”到“谋一方”的责任之变。在机关工作,作为科室副职,只需做好科室的分内之事,思考问题常常是停留在副职角度,“两耳不闻分外之事”。在村里,驻村第一书记担负着“建强基层组织、发展农村经济、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四项职责,基本覆盖全村所有工作,处理问题更加需要从全局考虑,遇到难事问题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绕道走”。刚到村里工作,随同村“两委”干部到村组走访,个别群众听说我是市委派来的驻村干部,迫不及待地向我反映各种问题,认为我能帮助解决村干部难以解决的问题。村干部怕我难堪,主动为我解围,想带我借机离开,但责任意识促使我耐心听完村民诉求,安抚好村民情绪,虽没有当场表态,我认真把收集到的问题一一记录,列出“清单”件件办理。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6-02
下一篇 2022-06-0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