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吃水“路” 小山村升“新朝阳”

甘肃省渭源县莲峰镇中心卫生院 符琳

又是一年丰收季,位于甘肃省渭源县东南部山区的清源镇聂家山村里,瓜果飘香,稻菽成熟。金秋九月蔬果飘香,人间处处秋收忙,万寿菊竞相绽放,中药材、马铃薯也到了采挖时节。在秋日的阳光下,辛劳了大半年的农人满脸的笑容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绘制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金灿灿的麦穗颗粒饱满,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早酥梨和葡萄枝繁叶茂,长得又大又圆;而家门前的大葱小白菜,似乎更是一直吃不完,一茬接一茬的往外冒;地里试种的杏苗和花椒苗,也是早早地顶破了保温膜,一鼓作气地向天生长。至于家里的农人,在辛勤耕作了一天回到家里后,总是从门口洋芋地里刨几颗新鲜的洋芋,顺手摘两根翠绿的黄瓜,农作物的鲜甜似乎可以缓解一整天的疲惫,给忙碌的日子带来更多的希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这十年来吃水用水系统的逐渐改善,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暗夜”:鸡鸣报晓,凛冬寒风中山沟下“饮”井水

正值秋日丰收季,在这样一幅秋日盛景下,却很难想得到,仅在十多年前,聂家山村还是一个交通闭塞、吃水困难的封闭山区:干旱、黄土地似乎是这里的标签,麦子总是一副蔫蔫的样子;而我最爱的果子树,似乎也总是因为缺水,只能结出小小的、涩涩的果实。“人在山上住,水在沟里流”是家乡的真实写照,大家似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河水从大山之间穿梭而过。在当时,让人颇为头疼的是,大家的吃水问题完全没有得到保障:村里唯一的一口井位于山下沟底,仅仅步行到井边,往往就需要半个多小时,更不用说还得挑着扁担,担着好几桶水赶回山上的家中。为了满足一家几口人的日常用水需求,往往需要来回好几次,填满家中的瓷大缸。长此以往,大家本就弯曲的腰,似乎被压得更低了。

“曙光”:光华初现,黄泥土坝助山腰上“引”井水

随着耕作工具的现代化、电动抽水机的广泛普及,以及愈发庞大的用水需求,大家开始考虑各家各自蓄水,将原先山沟下的井水,“引”到自家门前,从而省去一天多次的上山下坡。离山沟底路程远的各家,选取了相对平整的地区,互相帮助,在村委的支持下,修了各自的黄泥坝“水井”来储备日常的生活用水,可以说实现了用水的“家有化”。从此,我们不必每天在鸡鸣时刻、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再挑着扁担出门,也不用在井前与牛羊一起排队,更不用每天上上下下为了担水直不起腰来。“家有化”的小井,已然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们的生活,我们无需再在冰寒的凛冬清晨奔波,人与牲畜用水也相对分开,大大提升了用水的健康性。然而,每当到了深冬腊月,凛冬烈风和有限的电压,往往会使抽水机“失效”,在抽水时水管中总是发出“咕噜噜”的声音,似乎也在诉说着自己的无可奈何。

“破晓”:拨云见日,惠农政策下大山中“赢”井水

近年来,我们渭源县通过加快农村供水体系建设,让全县30多万农村群众吃上了安全水。我们聂家山村,就是这次工程的受益者之一。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水哗啦啦地注入盆中,青色的辣椒、金黄色的南瓜瞬间被冲洗得更加光润。“以前我们村吃水需要到村下面的河里去挑,来回得一个小时,现在自来水就在院子里,把水端到锅台上只要1分钟,而且这水非常干净非常甘甜。”提起过去用水困难的经历,大家的心中都满是感慨。而家中的扁担,也搁置了很久没有用过,它在角落中见证着我们村一步步从“用水难”、到“赢”井水。

在刚刚安好自来水时,有时还会存在停水、冬天水管冻住的现象,而现在,村上有村级水管员、镇上有水利站工作人员,大家都非常专业和热心,发生供水问题几个小时就解决了。村里给大家发放了农村饮水安全明白卡,有问题就可以拨打上面的电话来解决,实实在在做到了对大家的用水之事负责。用水模式的升级,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现在拧开水龙头就是“哗哗”声,大家把水接到了灶头上,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平时的洗衣做饭,都便捷了不少。水用着方便、用着舒心后,大家都喜欢把自己拾掇得精精神神,带动整个村子的面貌都发生了变化。

随着水往“高处”流、往大家的门口走,大家可以将从挑水上省下的时间,用于走下大山,走出封闭。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往外面谋求生路,给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因此,对于我们聂家山村的人来说,从沟底到门口的向上吃水路,它更是一条促进我们走下大山的致富路。向上的吃水路,就如同秋日的朝阳,就像大家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9-30
下一篇 2022-09-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