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民声 “汇”民声 “惠”民生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委组织部 罗誉之

围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进行网络征求意见,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观念。收集到的意见建议中,民生类最多,约占三分之一,深刻印证了民声与民生具有高度关联性:“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也就是说,广泛深入地倾听民声,才能切实地做好民生工作。

揆诸当下,不想听、不会听、不敢听等忽视民声的现象常掣肘着民生的改善:疫情之下,有的地方层层加码,不会精准防疫,却懂删评控评;发展之下,有的政府大搞“面子工程”,忙着修广场、建喷泉、搭高楼,却将百姓饮水、教育等基本的民生问题抛在脑后;政策之下,有的官员做样子、走过场,调研时“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却转不到群众心坎、看不到百姓疾苦……这些行为造成了干部与群众的隔阂,更是民生改善的桎梏。反观二十大征求意见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审定有关工作安排、进行专门部署,代表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党中央对于民声民意、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喜迎二十大,广大干部要领会党中央发扬民主创新举措的深意,放低姿态察民情,从善如流听民意,针对民声解民困,真正实现惠民生。

深入群众察民情,放低姿态“会”民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干部的姿态若高高在上,就难以发现问题的症结,就容易凭空臆断、不接地气,就可能乱决策、乱拍板、乱作为。唯有心系群众、深入群众,俯下去“会一会”民声,才能了解问题所在,明确利民道路,做出正确决策。一方面,认清身份,心态俯下去。一个领导干部,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和超常的能力,但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公仆”身份,就很危险。而公仆公仆,一要为公,不能有私心;二要为仆,不能有官气,干部们不能成为傲慢自大、明哲保身,只顾“乌纱帽”的“官老爷”,要成为心系群众的“服务员”,恭听群众的声音。另一方面,深入群众,身子俯下去。群众路线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新春佳节,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深入群众,察实情、问冷暖,听民声、送祝福,为广大干部做出了最鲜明的表率,干部们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田间地头拉拉家常、生产车间问问情况、百姓家里揭揭锅盖,俯下身子拉近距离,竖起耳朵听取诉求。

畅通渠道集民意,广开言路“汇”民声。“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民声既是需求、也是建议,作为政策的直接客体,他们的反馈是宝贵的、真实的,是必须分析考虑的。想最大程度地汇集群众的声音,又不让民声成为舆论场,须多措并举。第一,技术赋能,优化民意反馈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的加持,丰富接收民声的渠道,如浙江省委办公厅、省信访局牵头建设的“民呼我为”统一平台、杭州市推出的浙里办“代表临距离”通道、金华市数字化应用“民情一点通”等民意反馈平台均高效地解决群众诉求,提升了为民办事实效。要持续打磨“数字化利器”,释放科技惠民红利。第二,宣传推广,倡树人人发声氛围。加强网上服务的宣传推广,引导网民会用、能用网络平台发声,同时,对于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丰富线下反馈渠道,必要时提供一对一“跑腿”服务,保障每个人的发声权利。第三,合理筛选,营造健康舆论环境。鼓励发声不等于可以乱发声,特别是在社情民意呈现碎片化和海量化的现代化社会,合理筛选判断至关重要,不要错漏一条合理诉求、恰当建议,也要杜绝无中生有、捕风捉影,避免建议成抗议、民情成舆情。

靶向施策解民困,甩开膀子“惠”民生。“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会”民声、“汇”民声了解到群众的困难与期盼之后,就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甩开膀子、靶向施策,切实解决问题,真正改善民生。首先,反思总结,以民声为标尺对标。“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听取群众的建议和诉求后,要对比对标找差距,总结反思找问题,合理诉求解决到位、过高诉求引导到位,明确了“靶子”所在的位置,才能有的放矢、合理发力。其次,实干担当,以问题为导向施策。近期,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不论是“用担当宽肩膀赢得群众真好评”的人民检察官傅忆文,还是“把群众事当家事”的信访干部金亦山,抑或是“绝不让群众久等”的小巷法官黄文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实干担当。光说不做假把式,他们之所以让人民满意,正是因为用实干赢得了民心。可以说,发现问题后切实解决人民需求,是惠民生的“临门一脚”,务必落实落细落小。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