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基层“内耗” 充实一线“技能包”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下各镇人民政府 张露琼

改造世界的原点,就是认识当下的中国;认识中国最好的切入点,就是深入基层。很多年轻人来到基层,追寻事业和远方。但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农村工作,或许是千头万绪的无力感,或许是山高水长的清苦感,或许是抱负未展的落差感,或许是“过家门而不入”的愧疚感,年轻干部易产生“精神内耗”,心态老化,索性稳稳“躺平”。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内耗”的实质在于本领恐慌。破除基层“内耗”,就要将“足迹”踏在具体的路径上,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充实脚力、脑力、笔力三项“技能包”。

破“干群玻璃门”,成为走得实、沉得下、扎得深的“布鞋干部”。有的乡镇干部身在基层,却成为“网来网去”、一“微”了之的“网上领导”。究其原因,一方面“属地管理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现象让乡镇干部缺乏走村入组的精力和热情,另一方面个别年轻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总是“脸皮薄”,怕吃“闭门羹”,个别“老乡镇”存在慵懒心理,多是从机关大院到村办公楼“两点一线”报到式的发号施令,成了迈不开步、沉不下心的“传声筒”“通讯员”。脚下有路才能心中有底,手上有“账”才能不惧问责,一名称职的乡镇干部须得练就进千家门、知千家情的“铁脚板”,对底数了如指掌、应答如流。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多开展“板凳夜谈”,在“一枝一叶”中老百姓就能从拘谨疑惧到敞开心扉,传递最真实全面的声音。多进行主动“下访”,坐在办公室里想想都是困难,到基层看看全是办法,把信访化解、征地拆迁等难题带到实践中摸准症结、寻得良策。

破“思维井底蛙”,成为思得多、看得广、盯得准的“专家干部”。不少乡镇干部在包罗万象的工作中,习惯低头走路,导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在转圈跑路中自乱阵脚,陷入了“被动吃苦”的困境。乡镇是一个纷繁复杂、点多面广的综合系统,既是顶层设计开花结果的“最后一公里”,又是生动实践反哺的“第一道窗口”,不免成为观念、利益、矛盾相互碰撞的交织点。要让基层成为壮筋骨的“高成长区”,首先要把稳思想之舵,始终锚定上级精神和部署,学深学实党的创新理论,于千丝万缕中找准方向、明确思路。其次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格局和视野,脚踏“泥土香”也要胸怀“鸿鹄志”,时常跳出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怀揣一本“民情日记”,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每日省”。数字化改革、精密智控、共富工坊……对工作中新鲜的事与物,要由表及里、勾勒系统,从感性认识中把握政治逻辑,成为有方法的“行家里手”,让自身不仅成为庞大治理体系向下延伸的“毛细血管”,也成为带领群众过河的“船”与“桥”。

破“笔头门外汉”,成为写得好、说得对、做得实的“解题干部”。乡镇干部大多是实干家,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中练成了“十八般武艺”,但往往对“执笔行文”是观之却步、避而远之,动笔也是抓耳挠腮、枯坐半天。“笔力即战斗力”,提笔能写,才能承载脚力和脑力的积累和修为。“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想要“下笔如有神”,就要走出“舒适区”,不懈地勤学苦练、切磋琢磨,把鲜活的群众素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及时转化为成果,真正由问题倒逼而来、由经验转化而来、由调查研究而来。想要练就一支“笔杆子”,切不可失焦失准、失真失实,而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不可作为“哗众取宠”的跳板,而是当做党员干部的必修素质。正如毛主席的“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淬炼笔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到实践中去”,要仰头与时代对话,把握形势变化和政策落实的脉搏,也要躬身为基层传话,感触一线干部和群众的心跳。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1)
上一篇 2022-10-09
下一篇 2022-10-0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