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世界秩序》

《世界秩序》被认为是一部合集关于基辛格的一部合集,是他关于历史、国家策略、治国之道的合集。

首先,基辛格认为历史上世界秩序应该是分成了四类。分别是,欧洲,指查理曼帝国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欧洲一面挣扎着在世界性的事务间作平衡,从欧洲内部到全球。伊斯兰国家,这些伊斯兰国家要注定要向他们眼中那些异教徒聚集地扩张。中国,大约持续2000多年,中国一直过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接受着许多周边国家的进贡。美国,一直将自己视为“山巅之城”,将自己的价值观视为普世的价值观。

本书着力于分析,这四类世界秩序是如何演化的,他们是如何形成自己各自的历史?当不同的世界秩序相遇时,发生了什么?不同时期,他们如何平衡正义与权力?这四类秩序在当今世界现状如何,他们将如何塑造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基辛格几乎是穷尽一生来进行调研,了解历史,当然其中也应用着他常人无法比及的政治阅历。当你不断了解历史,你就会观察到历史性变革是如何发生的,一些伟人如何塑造出他的时代,有些人却偏离原来的想法,以至最后的失败,这是基辛格对历史的了解,也是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总结起来即 “世界历史是特定民族的性格与经历所塑造的文化、历史产物。” 基辛格提出,世界历史既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政客可以随意捏造的物品,而是特定民族的性格与经历所塑造的文化、历史产物。

在基辛格看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不是普通的国际关系体系,而是最符合伦理、理智甚至美学的体系。该体系起源于法国的黎塞留,他提出的“国家理由”原则是,“国家是具有自足性的抽象、永久实体”。17世纪中期的宗教战争耗尽了各方实力。1640年代中期,外交家云集如今位于德国西北部的威斯特伐利亚,并达成一致,各国不再互相灌输本国的宗教信仰。“威斯特伐利亚的理念是以综合体为思考起点。”基辛格写道,它将“诸种社会”融入“对于秩序的共同追求”。基辛格将现代历史描述为维护这种世俗主义/不可知论的秩序的过程。法国大革命试图在欧洲推行共和主义,而德意志诸王在30年战争期间向天主教邻国灌输新教。俄国的东正教和专制统治也威胁着欧洲体系。然后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实行扩张主义,破坏了欧洲心脏地带的微妙平衡。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只是欧洲的外交准则;中国、波斯、俄罗斯、奥斯曼帝国各有其独特而丰富的“秩序”理念,当然美国也是如此。基辛格分别叙述了各国的历史形态,然后再论述其当代形态。基辛格提出,霍梅尼在波斯帝国的深厚文明基础之上嫁接了一种伊斯兰世界观,将国家视为信仰者超验理念的障碍。如今的伊朗之所以是世界秩序的威胁,是因为她既继承了帝国遗产,又有着革命心态。按照威斯特伐利亚理论,伊斯兰世界似乎刚刚到达30年宗教战争的阶段,很难推行互不干涉原则。

在对中国问题上,基辛格警告不要对中国采取傲慢态度和过激反应。他们认为,与避免远东出现新对峙甚或军事冲突的必要性相比,实现人权是第二位的。国家领导人必须对短期可以实现的目标和需要时间才能结出的成果加以区分。他建议一种“协同进化”,即发展的同时相互靠近。基辛格指出,首先,美国固然要坚持自己的普世原则,但与此同时,还必须承认别处文化与历史的现实。其次,中美这两大竞争者的领导人,都同声表示要通过建立所谓的新型大国关系,避免重蹈欧洲的悲剧。但这个新概念的具体内容,还有待双方厘清。这个新概念的提出,不能排除是出于一方或双方的战术操作;然而,它却是避免重复过去悲剧的唯一道路。

基辛格认为,如果我们拥有一个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日本,相互平衡,不彼此对抗,就将有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美好的世界。这种观点构成了一种道德主义—关系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基辛格呼吁“这样一种秩序的理念,这种理念高于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观点及理想。在历史的这个时候,这将是融入当代现状的现代化了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体系”。但是这如何去实现值得怀疑和期待。

基辛格的见解将有助于形成一个比目前的这个时代更加安宁的时代。他本人以谦逊的口吻结束这本著作称,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十分傲慢”,以至于他认为自己能够对“历史的意义”发表意见。他写道:“我现在知道,历史的意义是要去被发现的,而不是去被昭示的。”如果他的建议遭到忽视,那将是十分遗憾的。作为一位世纪老人,经历了众多重要历史事件,对世界各国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再其92岁高龄对其思想进行一个总结。对于读者来说,未必赞同其中观点,但基辛格的思考模式和对世界秩序提出的忠告要重复重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浩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viewpoint/1049.html

(4)
上一篇 2017-10-05 16:37:29
下一篇 2017-10-10 13:58:5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