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空心思找亮点,左支右捂藏弱点,人浮于事拼绩点:“三点工作法”困扰基层

“虚”字当头、“空”字挂帅,是基层群众深恶痛绝的行为。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坚决遏制形式主义,收到阶段性效果。一些地方以评价考核压实干部责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过,一种所谓“三点工作法”的形式主义新变种正在萌生,成为应付考核,“以空对空”的新形式。

挖空心思找亮点,左支右捂藏弱点,人浮于事拼绩点:“三点工作法”困扰基层

挖空心思找亮点

半月谈记者多地调研发现,部分地区自我宣传同质化严重,区别可能只是换了地名,有的甚至夸大新闻事实吸引记者前来。
基层事务大同小异,若想出新确实不易。在一些地方,为了尽快“出挑”“冒尖”,相关单位给自己找亮点时往往要“换着花样”来,甚至要保护“想之不易”的珍贵“创意”。

一位基层干部向半月谈记者透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所在单位的组织办和宣传办为“防止创意被偷学,体现工作独创性”,策划和举办活动前都强调保密,直到办完活动才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位干部说:“大家都是为了工作,有好的做法就该交流推广、改进完善,何必这样遮掩呢?”

“动不动就要总结经验成效,一总结就容易‘加滤镜’。有时工作还没具体展开,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宣传出去。”受访基层干部表示,有的所谓经验没有经过充分检验,存在靠不住的成分。

一位在基层工作的宣传干事说,给雷同活动写出领导满意的“亮点”,有时不得不生拼硬凑、移花接木,那些过度拔高的稿子发出后让人心里发虚。
为了体现工作亮点,一些单位另创“奇招”。西部某国企成立了一支女子工作队,打破了野外抢险工作只有男性的先例,获得媒体关注。但半月谈记者多次采访后发现,这支女子工作队只在媒体采访时才外出工作,仿佛是专为媒体准备的。

东部地区一位女子特高压检修工曾向半月谈记者透露,特高压检修特别危险,单位一般不安排女职工爬塔检修,除非有媒体来采访。当半月谈记者向该单位人员问起时,他们却笑着表示,“只是排班不同,给男职工多排点班”。

左支右捂藏弱点

除了要把正面优点宣传出去,还要把负面缺点压下来。受访基层干部表示,100篇正面报道可能都抵不上1篇负面报道的影响大,“只有不出问题的亮点,才能算亮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缓和后,各地生产企业纷纷复产复工,某地以当地支柱产业外贸出口额逆势上涨为由邀请半月谈记者前去采访。然而深入调研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当地一家依赖外贸伙伴的较大生产企业甚至已经濒临停工,但该企业并不在参观企业目录之中。

对于政策预期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个别基层单位倒也爽快直白。半月谈记者受邀到某地采访一项创新举措,在闭门通气会里,当地干部先是“诚恳”介绍这项创新举措带来的益处和未来可能暴露的潜在风险点,又话锋一转,希望“记者朋友多写益处优点,风险点就不要写出来啦”。

那些因政策不健全或执行跑偏带来的问题隐患,相关单位难道不担心有朝一日“爆雷”吗?一位受访基层干部说,有的领导为了政治前途,会像走钢丝一样左遮右挡,争取把烫手山芋传到下一任。

除了自我掩饰,有的部门还会“自觉”帮助其他部门掩饰。“我们去企业调研,有的问题牵涉到其他部门,即使我们自己解决不了,也很难帮企业向上反映。”一位对接企业的基层干部表示,帮助企业反映其他部门的问题,相当于揭别人的短,将来协调办事就不方便了。

人浮于事拼绩点

不论是找优点还是藏弱点,基层工作脱实入虚的一大症候即在于考核机制不健全、不合理,导致基层单位人浮于事,图刷“无效绩点”。

“考核分数是给我们基层干部的紧箍咒。”一位乡镇干部说,基层工作往往既繁杂又普通,许多工作很难体现在纸面上,更难通过精准的量化数据加以考核。基层干部平时解决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虽给群众带来益处,却常难体现在工作成绩中。

一位惯常写材料的基层干部表示,日常为群众解决的问题“太普通”,写到工作成绩里也不显眼;可如果在这个村铺几条路、修几座桥,在那个村建几个种植基地,就算这些设施产业用不上甚至是负收益,也能作为工作成绩体现在报告里。

芳芳是西部某国企临时聘用职工,近年来一直在为转正努力。“单位规定,临聘职工如果有技术革新、比赛获奖、中央媒体报道等突出事迹,都可以获得加分,每年分数累计前几名的可以转正。”芳芳说,“我好几年都被评为优秀职工,但一个优秀职工最多加2分,而媒体报道最多能加到6分。”

谈到为何自己比较难获得媒体报道时,芳芳叹气说,是因为自己身上的“标签”太少,以前单位推荐90后的职工代表,现在则关注95后,或者关照有“双胞胎”“一家几代”“高学历下基层”等标签的人。“我们这些平平无奇的80后‘老黄牛’就排在后面喽。”

半月谈记者认为,媒体采访职工代表时虽会“从优选择”,但也有一定的随机性,不意味着接受采访的人就一定是最优秀的。片面对接受过媒体采访的职工过度“加分”,并不合理。

不合理的考评方式还让“拼绩点”变为“攒人情”“做老好人”。东部某县为了提高基层干部工作效率,设置了“月度蜗牛奖”,用来鞭策考核末位的单位和个人,评奖结果靠大家测评打分决定。当地一位基层干部表示,测评方式看似民主,但大家都担心干得太多反而变成“出头鸟”,让别人眼红、受嫉恨,落个出力不讨好。

受访基层干部认为,考核激励是有效的,但要进一步完善考核细则,科学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改变考核侧重。对于事关基层群众利益的考核,要敢做加法,鼓励干部多为百姓做实事。对于不合理的“虚事”,要大刀阔斧做减法,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

本文信息来源为 《半月谈》2021年第14期

(4)
上一篇 2021-08-19 16:49:53
下一篇 2021-08-23 12:46:3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