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调研临时改路线,地方在怕什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长期以来,调研一直被视为上级检查、考核下级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之一。记者在基层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展示工作成效,基层通常会准备一些常用的调研路线和点位,但有时还是会遇到突发情况。

比如,有的领导在调研中突然提出想去其他点位看看。“领导指的其他点位,其实并不在这个调研路线中。当时把我们着急坏了。”一名受访者提到,此前他们区县迎接一名正部级领导的调研,就遇到这样的情况。

没有准备好的点位,也不能直接就把领导带过去,这咋办?该县相关负责人“急中生智”向领导汇报:天气炎热,路程较远,又快到晚餐时间,建议第二天再去视察。这也就为当地争取了一晚上的准备时间。

晚间,当地连忙梳理汇报材料,又联系广告公司连夜制作展板,打扫卫生、收拾整洁,连轴转了一晚上,这一点位终于在第二天顺利展现在调研组面前。对此,当地有干部吐槽,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些“造景”上。

有些点位提前准备了一两个月,也发生了一些意外。一名区县干部谈到,他所在的县在面对创文工作的迎检时,就遇到一件尴尬的事。当时他负责的点位是一个老菜市场。在迎检的通知下发后,他就和街道、社区干部一起对老菜市场进行改造。不过,当时最棘手的问题是,老菜市场中的公厕年久失修。花了大半个月时间,众人才把公厕收拾出来。

为防止公厕脏乱差,有人暂时将其合围,打算等领导调研菜市场前再打开。谁知道,领导途经此处时,随行人员准备用公厕,却发现这里拉着禁止线。当时现场很尴尬,一些干部边打开禁止线边解释。而领导似乎也发现了问题,半晌沉默不语。

在调研中,有的领导以问题为导向,或暗访,或轻车简行,或另找调研对象盘根问底,总之,就是不满足于“被安排”。今年2月,江西吉安市委书记王少玄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到便民服务一线暗访,并指出该单位在签字中的不规范情况。“不要过年过得晕晕乎乎的,人家企业着急要来办事,(结果)办不了。”

有时候,从被精心准备过的点位和路线中很难发现真问题,很难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在这点上,一些领导心中有数,所以会有意临时改变路线,甚至搞“突然袭击”,既看成绩,也想多方面掌握实情。相比之下,也有个别领导选择配合“演出”。这无非是抹不开人情和面子,不敢动真格、找问题。

在一些干部看来,精心准备路线和点位,表面上是为了做好安保和后勤,实际上是怕被挑错、怕出现信访事件,这反映出平时工作不够扎实。其实,地方上的某项工作平时如果确实做得好,又何必担心领导改变路线呢?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官察室”

(4)
上一篇 2022-04-26 08:56:45
下一篇 2022-05-07 10:16:2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