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用筑牢文明的基石 挺起新时代的精神脊梁

从房贷、车贷,再到买手机电脑分期,贷款成了当代中国人满足生活需要、提升生活品质最重要的方式方法。贷款,以未来发展的预期为支撑,但核心是信用。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信用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也是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的基石。要筑牢社会文明的基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必须从全民的道德品质教育入手,在信用制度规则上持续发力。

用信用筑牢文明的基石,当绘就道德品质的底色。“中国人买全球”已然成为当下外国人对华人的重要感观,这一方面反映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中国人有条件走出国门、看世界;另一方面也源于国人对国内诸多产品的“不信任”。与此同时,当“老人跌倒要不要扶”成为“扶不扶得起”,伴随坍塌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仅给民生带来了严重的困扰,也衍生了巨大的社会危机。只有进一步加强打道德品质教育,将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拾金不昧、与人为善等传统价值植入国民教育体系,贯穿于小学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等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式,让“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个人的信用”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才能有效应对“道德滑坡”的危机,筑牢社会文明的基石,为个人成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用信用筑牢文明的基石,应扎紧制度、规则的篱笆。“制假售假”“食品安全危机”“生活中和商业上的失信”等乱象既是道德品质问题,更是社会治理中必须审慎解决的制度、规则问题。无规矩不成方圆,缺少制度的约束往往容易带来放任自流,要筑牢文明的基石,单单寄希望于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道德的弘扬上升为制度化的标准,将精神方面的推崇转化为规则上的约束,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并提高对失信的惩戒标准和全方位的制裁,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才能将内力和外力的作用相结合,以强大的威慑力逐步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转化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逐步扫除不尊重契约精神、欺诈、套用信用卡等乱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要的规范作用。

言而有信、重信用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显示着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绘就道德品质的底色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扎紧制度、规则的篱笆能堵住侥幸心理带来的“乱作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对道德品质的推崇成为全民共同的追求,制度、规则为个人及全社会的行为带来重要指引,中华民族精神脊梁必将屹然挺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宇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00531.html

(0)
上一篇 2022-11-04
下一篇 2022-11-0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