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才“组队伍”更需“建学校”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目前我国农村与城市仍有较大差距,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要真正让农村人才“留得住、带不走”,除了开展人才“组团式”帮扶,更需配强师资、创新形式、丰富激励,立足本地实际“建学校”,提高人才服务农村的积极性。

配强师资,“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同台,唱一出“传帮带”好戏。办好农村人才学校,老师是关键。结合农村人才认知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对新事物新手段的适应性,呼吁更多的草根专家和有志于乡村振兴的仁人志士扎根农村一线,甘做一名“农校园丁”。多渠道、广角度选配教师,建立“农村人才学校”培训师资库,聘请一批有经验的“土专家”,懂技术的“田秀才”,搞经营的“农创客”,分专题、分时段开展技术培训、专题讲座。从乡村新型经营主体从业者、致富带头人、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筛选一批“愿意讲、善于讲、讲得好”的教师后备力量,有针对性地邀请授课,讲授实操技巧、工作经验,做好“传帮带”。

创新形式,“集中学、分组研、现场练”组合,上一堂“渐进式”好课。集中学,系统提升知识。开设“中心课堂”,将农村人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整合成模块课程,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组织部分种养大户到现场听课,其他有意愿参训的群众在村级“中心课堂”通过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视频会议系统参加同步线上培训。分组研,转变学员思维。针对实操课程,通过研学讲解、组员互访、报告路演等模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学员可以围绕蔬菜种植、水果种植、畜禽养殖、家政服务等展开调研讨论,发散思维、启迪经验。现场练,切实提升能力。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技术培训,以大屋场、村集体经济基地为单位,由专家点对点、手把手开展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丰富激励,“健机制、强保障、拓空间”共促,圆一个“群英汇”好梦。一方面,要健全关心关爱机制、强化待遇保障。加大对农村人才的生活关爱、政治激励,提升优秀农村人才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获得感。对年度考核结果优秀和示范带动作用效果明显的优秀农村人才发放现金奖励。另一方面,要着力拓宽人才发展空间。对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反响好的优秀乡土人才,优先推荐为党员发展对象和村社干部人选,优先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优先推荐参加各级表彰评选和休假疗养,着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发展环境,形成人才荟萃的生动局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夏昌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00839.html

(8)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1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