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议:警惕“我不会”现象滋生蔓延

基层一些机关和单位中存在部分“我不会”的干部,他们不仅不以避事为耻,反而常将“我不会”挂在嘴边,理直气壮推诿卸责。长此以往,“我不会”现象可能会滋生蔓延,导致基层干部作风涣散和政治生态恶化。

一是为官避事我不耻,碰到难题“我不会”“我不会”本来是一种能力问题。面对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的新情况、新问题,机关干部能力有不足的确是会客观存在。但这种能力问题,在一些基层地方和单位却可能异化为作风问题干事氛围问题,甚至是政治生态问题。个别基层干部面对领导交办的急难险重任务时,不主动学习提升能力、不积极破题攻坚、不自觉履职担当,却动辄“我不会”拒绝工作,表面上是承认能力素质的不足,实际上是为了推卸责任、拒绝履职、不愿担当。显然是一种懒政、怠政、不作为,应该加以警惕并坚决反对。

二是干的累死、看的闲死“快牛”难有获得感。一些基层干部反映,“我不会”所以“我不干”,“我不会”式干部频繁推诿卸责却能“稳坐钓鱼台”。一些勤于揽事担责的“老黄牛”式干部却经常难逃被“鞭打”的怪圈,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基层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分工负责、各负其责,才能形成密切配合、高效运转的干事生态。但是部分基层呈现出一种“二八定律”:两成人在干,八成人在看,“干的干,看的看,看的还给干的提意见”。但结果却常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大家都在体制内,身份一样,工资一样,到年底考核,绩效也不能拉开距离,给谁少发都不行,最终导致“快牛”没有获得感。如果我不会”干部长期存在,不仅可能会导致基层政治生态恶化和作风涣散,能干的可能也不干了。“我不会”现象还会影响“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的积极性。

目前基层工作头绪繁多、任务繁重,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需调动和发挥每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事创业氛围和良好政治生态,坚决向“我不会”现象说不。

对此,建议:让实干者有奔头,让无为者有压力。一是各级各部门必须树立干事创业的正导向,让能者上庸者下,改变以往为了规避用人风险,论资排辈、以空头支票应付等行为,让忠诚担当、务实清廉、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干部脱颖而出。二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担当,敢于向无为者亮剑,奖勤罚懒,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敢于碰硬,不当“老好人”,旗帜鲜明地制止消极懈怠等不良行为,同时坚持把干事者的福利待遇和精神奖励落实到位,形成“人人愿意干事、人人争相进步”的氛围。三是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履职用权的能力本领,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强化思想引领,厚植实心干事的担当精神。四是通过鲜明制度执行导向、增强制度执行能力、强化制度执行监督、优化制度执行氛围,切实把选贤任能、评价考核、容错纠错、关心激励、减负减压等各方面制度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发挥制度设计的积极初衷,以制度的刚性和规范积极调动、努力发挥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切实为推动基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和政治生态。

(共青团凯里市委员会;作者:杨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杨占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04393.html

(1)
上一篇 2022-12-28
下一篇 2022-1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