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备受瞩目的十四届全国两会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希望加快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水灌溉等项目”等利于乡村振兴的好建议、好对策接踵而至,正如《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所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实现乡村振兴,重难点是实现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关键点在有新思路,着力点在留人。

产业振兴先留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人才振兴是乡村实现产业振兴的基础。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大量优质劳动力的丧失,一方面是因为乡镇缺乏良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不能完整的享有较好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时代在发展,业态在更新,乡镇规划建设当然处于动态调整中。而调整的核心,既要围绕乡镇的性质、功能定位,也理应关注工作、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需求。让“城镇化”代替“城市化”,让县城以下的乡镇代行、疏解部分城市的功能,就可以让乡镇干部以及农业工作者不仅是工作在这里,同时也能踏踏实实的生活在这里。

产业振兴需实干

“到农民中去、从田野中来”乡村振兴要的就是实干人干实在事儿。习总书记强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乡村振兴是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照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主动到群众中去,到斗争一线去,到基层“问题堆里”去,敢于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回“烫手山芋”,切切实实的为农民、企业解决问题。李强总理在记者会上谈到:“坐在办公室碰到的全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调研是我们党百年以来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能紧跟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领导干部能科学制定政策的必要条件。“在现场,别走过场”真正的走进田间地头、坐在老百姓的炕头、走进老百姓的心里头,实打实的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产业振兴在技术

我国现在的国情是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仅3亩,所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是乡村产业振兴一个逃不开的话题,确保十四亿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巩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成果,带动五亿多农民致富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习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相关科技的研发、推广,及其工业化成果的应用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唯一源泉。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发展提高路径只能是:提高农业新科技和农业设施的学习积极性,再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那么推进藏粮于技,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便是题中应有之义。但科学技术能否落到农村的土地上,关键还是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积极性的降低不是因为我们的技术不行了,而是因为在多数农户的收入结构当中,非农收入已经明显超过了农业收入,学习农业技术的边际效益较几十年前有所减少。所以我们想要守住耕地红线同时为农民增收,构建起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民的主要收入从农业收入转变为农村收入就迫在眉睫。

产业振兴不光要有好政策更是要有好思路

充分发挥“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的政策导向,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农民种粮有钱挣、得实惠。向上下游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品价值和利润使其留在农村农民手中。不要极端的把农业发展的全部希望寄托与农业集约化、产业化,要带动经营规模小而散的个体农户也发展起来,享受发展的红利。“谷贵伤民,谷贱伤农”随着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部署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时,明确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供销社重回大众视野,充分发挥供销社产销对接作用,减少大量的中间环节,为确保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少盈利、不盈利的前提下又可以保证农村和农民的需求,保障了基础的社会公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056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11897.html

(1)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