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家风,涵养良好品格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正是来源于自己所在的家庭,而家庭的风气在人性格的养成、思想的进步、个人发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家庭中一份子的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会影响家庭的各个方面。

传承善良真诚的家风,涵养纯真的品格。《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良的家风是浸入个人骨子里的温柔和优秀,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盏明灯,它照亮着父母的心,也照亮着孩子前行的路,可以让孩子保持初心,找准前行的方向。倪萍在书《姥姥的话》里,朴实地记录了她姥姥虽然没有上过学,大半辈子围着锅台转,但一生善良的故事。在姥姥的感染下,善良成了他们家里的家风,深刻地影响着家人的处世言行。善良,作为一种宝贵的家风,会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传承终身学习的家风,涵养好学的品格。苏轼在《三槐堂铭》中说过:“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个家族,唯有忠诚,读书,才能够长久地发展下去。一个家庭长久发展的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科学家钱伟长幼年家境清苦,但每逢寒暑假,父亲和叔父们相继回家,便一起“舞文弄墨”,下棋和演奏音乐,“一到晚饭后,每天有一小时的音乐活动,父亲善琵琶和笙,四叔善箫,六叔好笛,八叔拉一手好二胡”。钱伟长说自己“就在琴棋书画的文化环境中受尽了华夏文化的陶冶”。长大后,钱伟长没有走上文史或艺术之路,但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以及长辈们的好榜样,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启迪。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传承好学之风,总有一天,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子孙后代也会因此受益终生。

传承勤俭节约的家风,涵养朴实的品格。勤俭节约,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老祖宗一代又一代不变的家训。习近平总书记受父亲的影响,生活中仍然保持着“不讲究”的平民风格,他吃“家常菜”,品“平民美食”,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他穿“平常衣”,朴素无华。他在写给父亲的“拜寿信”中谈到“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时就感慨:“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种勤俭节约家风熏陶形成了一种自觉和习惯。“俭以养德,德由俭来”,我们应该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克服娇气,杜绝攀比。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自己要以俭为荣,还要让子女明白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日常生活中始终坚守的一种习惯。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价值观。有了它,我们才能不卑不亢,顺遂时不忘形,逆境时不怯懦,坚守自己的底线,它是我们行走世间的底气所在。

(陶港镇明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阳组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13593.html

(0)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