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工匠人才作用,助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并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专门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把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手里。这一系列的安排与部署无不彰显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关切,也凸显出科技创新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地位,也呼吁了我国创新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为深入实施穿心驱动发展战略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

谋科技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当前,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只有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攻坚“卡脖子”难题,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实现自力更生,掌握住国家和民族发展主动权,才能实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加强和引领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扬工匠精神、发挥工匠作用是极为关键,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古往今来,工匠精神和工匠作用一直都在改变着中国,改变着世界:木匠祖师鲁班、造纸术发明者蔡伦、活字印刷发明者毕昇、造桥匠师李春……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工匠精神,因为它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同源。历史长河滚滚向前,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在岁月的沉淀洗礼中焕发出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公关。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奔火共同组成中国航天的独家记忆;我们也可以看到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我们还可以看到C919大飞机让中国蓝天梦一飞冲天等等,这些“中国制造”打破了国外科学技术长期垄断的局面,给中国自主创新注入了力量,是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秉持工匠精神,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而来的。我国在一些前沿领域已经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成果可喜可贺,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在高端自动控制系统、航空轮胎、轴承钢、光刻机等领域,还有大量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原材料仍然受制于人。这些“卡脖子”清单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讨不来的,卡脖子现象会导致我们的发展受阻、受制于人,只有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所以,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挥工匠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工匠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创新理念,更多体现在通过孜孜不倦的创新来提升产品的品质。工匠精神与技术创新相互促进。工匠精神既包含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也包含严谨细致、注重创新的工作态度,以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工匠精神与技术创新紧密关联。

一方面,工匠精神是技术创新的内驱力。技术创新离不开企业一线工人持之以恒的坚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创新、精业的职业风貌。唯有敬业、精业的职业素养,方可形成生产技术、方法、工艺不断改进与创新的内在动力。工匠精神能够促使人们养成踏实、严谨,不浮夸、不浮躁的工作态度,从而更加脚踏实地去从事创新工作。专注投入的员工比普通员工更容易在工作中激发创意、开拓创新。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工匠作用。科技创新要求工匠要具有开放性思维和品质,这是“匠心”的显著特征。持续不断的创新创造精神与既有的工匠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而“永不满足”“敢于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可以促进工匠精神的提升。工匠精神所展现的不仅是“德”“道”等职业品质,更包含精巧的工艺和高超的技能。通过积极开展一线技术创新,可以更好地改进产品工艺,提高一线工人技能,进而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效能,这也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

注重以工匠精神和工匠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一线工人的技术创新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这是新时代对工匠精神的要求。新时代的生产方式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不再依赖于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考验团队协作。因此,新时代更要建设好团队,发挥工匠的领头羊和榜样作用,做好技艺的传承、精神的传承,发挥大家的力量,提升每个国民的素质,夯实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同时,一线工人直面生产过程,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引导他们积极发扬工匠精神,强化对生产制造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促进对制造技术、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创新,追求完美和极致,进而把产品做专、把质量做好、把品牌做强,可以更好地打造出制造业精品,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工匠精神是一线工人爱岗敬业的本质体现。一线工人专注工作、摒弃浮躁、刻苦钻研,注重生产技术的小改革、小发明、小创新,推进全员创新、岗位创新、自主创新,不断追求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可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更好地为企业赢得口碑,这也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

落实以工匠精神驱动技术创新的具体举措。第一,要发挥电视、报纸、网络及新媒体等传播渠道的作用,宣扬匠才至上理念,营造践行工匠精神、推动技术创新的社会风尚。利用好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阵地和作用,大力开展“师徒制”“一对一帮扶”等活动,把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内化到一线工人的行为中,把技艺传承下去。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让拥有一丝不苟工匠精神及创新精神的一线工人成为社会尊敬的楷模。第二,主动布局和配置各类创新资源,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善科技创新生态,为一线工人践行工匠精神、实现更高层次创新提供良好平台。一线工人自身要加强自律,专注投入本职工作,通过反复打磨,注重创新,精心制作,把产品和技术做到极致,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第三,注重对一线工人开展多层次培训,提高一线工人创新技能。要利用现代科技和地方高校的优势,灵活安排培训课程和时间。要鼓励企业、高校、行业协会等成为实践教学和实战学习的主战场,大力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帮助一线工人实现“能够学”“有的学”“干中学”“学中干”。促进一线工人交流切磋技艺,开展知识共享,等等。第四,对于在生产技术、工艺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创新突破的一线工人,要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注重对一线工人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工匠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保障制度,在人才评价上,“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提高一线工人践行工匠精神、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yamkee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23021.html

(1)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