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宣讲有“料”才有“味儿”

新理论指导新征程,党的二十大宣讲重在基层,落实在基层。当前,党的二十大宣讲正在基层如火如荼的进行,面对广大基层群众,要将理论宣讲变为为群众准备“理论大餐”“精神美食”,唯有用心用情将“菜”做的“原味”“鲜味”“土味”“趣味”俱全,才能使群众“食之有味”“回味无穷”。

备足“紧扣主题”的“底料”,保持宣讲“原味”。党的二十大在关于大会报告的决议指出,“报告阐明的大会主题是大会的灵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党的二十大主题反映的是报告最主要的内容和问题,是大会精神的集中体现。宣讲党的二十大就要紧扣主题,原原本本读原文,聚焦党和国家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深刻领会主题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主题的深刻内涵。就要联系实际,原汁原味悟原理,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融入地区发展实际,把基层“大熔炉”作为实践“练武场”,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基层治理、老城更新等诸多新领域新挑战新问题中实战练兵,淬炼筋骨。

备好“与时俱进”的“主料”,增添宣讲“鲜味”。一堂好的党课不在于邀请理论知识深厚的讲师,不在于开设人满为患的课堂,不在于准备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而是要创新学习“花样”,让听者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从而增强理论学习的新鲜感和生命力。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要多借“微力量”,在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流量媒体开设“微课堂”“公开课”,通过网络直播、问答互动的形式打破听众地域限制,黏住观众的碎片时间。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要多讲“微故事”,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入手,将宏伟蓝图与个人的成长发展紧密结合,善借“活教材”,通过讲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理,把对信念的坚定、对事业的热枕、对梦想的执着灌注其中。

备优“民风民俗”的“蘸料”,还原宣讲“土味”。“好”老师成就“好”课堂,在理论宣讲中,面对的基层百姓,多数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老百姓,如果还以“高大上”的方式解读党的二十大,就会产生课堂“鸿沟”。因此,要组建专兼结合的基层宣讲队伍,既有理论专家、领导干部等名师名嘴,也有村支书、老党员、网格员等百姓“声音”。要摒弃“照本宣科”念稿子、作报告式的党课,将“书面语言”转化为“乡音土味”,从群众角度、用群众思维来解读报告精神,用最贴近党员群众的方言、俗语、家乡话,将政策文件讲具体、讲生动,让基层党员听得明白、听得亲切。这样请“土专家”上好“土课堂”,用“土腔调”讲好“土故事”,就能使党的二十大宣讲更好还原“乡土味”。

备齐“以人为本”的“佐料”,丰富宣讲“趣味”。基层是理论宣讲的主阵地,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在基层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要“目中有人”“讲出花样”。一方面,采取“理论+田野”的方式,转变传统的“会议党课”“报告党课”等地点相对“固定”“单一”的方式,创新将党课开展到村头、地头,以“田间课堂”“板凳课堂”等接地气的形式,让基层党课更贴近党员和群众,让理论宣讲更富有“灵性”。另一方面,采取“理论+文艺”的方式,通过文化惠民、文化下乡,将舞台搭到群众家门口,用民歌、舞蹈、情景剧、书法展出等形式找准与群众情感交流的共鸣点,让理论宣讲在轻松愉悦的氛围“活起来”“热起来”“火起来”。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人民政府剑南街道办事处 骆赛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2934,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23058.html

(0)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