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需要培养四种能力

文/卢彦端

基层干部是行政的最后一公里,承担了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管党治党等一系列任务,工作涉及面广,业务要求高,这要求我们必须以谦卑的态度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才能在工作中不会陷入被动局面,同时农村群众素质普遍不高,、文化水平较低,但也是最淳朴的群体,在与群众沟通时必须摆正自己的姿态,善于做群众工作。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认为基层干部要培养好“四种能力”。

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基层干部要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履行好“为民兴利”的职责,就要加强科学理论武装 ,努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掌握分析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善于把握时代特点和形势变化,保持思维的时代性和前瞻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比如为了让财政资金发挥效益,让贫困户收入保底、受益长久、脱贫有效,就要从项目帮扶、产业结构调整、党建引领等三个方面“三管齐下”,在经济薄弱村投入一定资金,成立农机合作社、建设温室大棚等,切实为村集体和农民搞好增收。同时以政策鼓励党员干部创新群众参与模式,开展中草药项目等,提高群众收益。

提高善于思考的能力。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就是要学思结合,只学习,不思考,知识便像过眼云烟一样“转瞬即逝”,只有经过深入思考,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点,不断充实大脑知识库。现在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上级新政策、新文件、新要求较多,需要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政策的理解力、形势的判断力、工作的领悟力和决策的创新力,基层干部要养成思考的习惯,遇事少一些忐忑和焦躁,少一些抱怨和不作为,多思考“为什么”“怎么做”,不断提升思维的活跃度,善于从具体工作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养成写感悟、写日记、写总结的习惯,在总结中提高自我、增强能力,做到既能“埋头拉车”也会“抬头看路”。

提高协调配合能力。基层干部在履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工作联系,需要沟通协调多个部门、多个单位、多个层次、多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充分推动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作为一个合格的基层干部,在组织协调能力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合理、妥善地进行组织分工,而不是随意的单纯经验性的行为。要做到正确地分解工作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密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落实处内各项具体任务,使下属适才适所,各尽其职、其力,认真负责,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把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安排、实施合理有效的组合,使之发挥出最大效能;三要做到准确及时地进行信息沟通。一方面保证指令与信息的上传下达,另一方面使自己能够准确的做好工作参与者之间的协调工作,消除群体内外的摩擦和“内耗”,达到团结共事、协同动作之目的。总之,组织协调能力是基层干部工作、为人、处事的关键能力,不能等闲视之。

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基层干部工作在前沿“一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工作头绪多、各种情况杂,由此而遇到的“棘手”问题也就比较多。诸如像民事纠纷、社区管理、来信来访等方面,如果遇到某一棘手问题解决得不好,对整个工作都会带来影响,甚至导致整个工作前功尽弃。可见,服务人民群众是基层干部的天职,由此也决定了基层干部必须善于做群众工作。基层干部要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一起苦干,才会和群众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与群众打交道要实打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容不下半点的推诿,要怀着一腔真诚,带着一份感情、扑下身子去为群众做事,群众才会相信你、支持你、拥护你,也就是说,接了地气,才会赢得人气;当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去寻找方法解决,虚心听取和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或建议,尤其要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广纳众言,广集解决问题的妙计,搞好分析研究,“精”而取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  温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2878.html

(2)
上一篇 2021-01-27
下一篇 2021-01-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