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踊于跳“农门”

近日,有媒体发布《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人才工作纪实》,其中提到艾爱国、黄晓蕾等各行各业的人才,有“钢铁裁缝”焊接“领军人”,有航天英才,有科技海归,有扎根农村、无私奉献为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等等。他们的名字,有的已家喻户晓,有的则首次听闻,但随着媒体的专题报道,他们成为了社会瞩目的焦点,人才问题,也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乡村振兴大业在即,农业农村人才是关键,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才树立农业技术报国之志、铸就工匠精神,首先就要解决好农业技术人才“前途小”“待遇差”“不体面”的问题,让农业技术人才成为“香饽饽”。

培育上“用心用力”,破解“前途小”,让人对农技“寤寐求之”。要在农业技术培训上搭建更多平台,广泛开展农业生产、农民提智等培训,通过“校村合作、产学结合”架起“校门与“农门”的立交桥,通过选拔有潜力的农村经纪人、企业家,定期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化培养”,下村入户手把手教学的“点对点培养”等“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帮助农业技术人才学新知、展视野、开思路。要在创新创业上鼓励鼓劲帮助帮扶,优先考虑农业贷款申请、农业技术人才科研项目申报、农业产品推广应用等需求,要在个人价值提升上创造更多机会,既鼓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又不以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杠杠挤压农业技术人才进步空间和上升渠道,打破农业技术人才攀升天花板。

 报酬上“厚爱十分”,解决“待遇差”,让人对农业“想法满满”。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基层农技人员的奉献,但当前,农业技术人员长期奔波于乡村一线,工作清苦,很多人不愿当“农人”,基层农技人员有断层的现象。长期以来,受名额限制,一些踏实肯干的基层农技人员总是无缘各类荣誉和职称,久而久之,工作热情逐渐冷却,有的乡镇的农技站长还是二十几年前的“孤品古董”,间接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而且,由于乡村对人才上山下乡的激励不够且没有优惠政策,导致基层农技人员很少到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农业综合示范园区、科研院校进行实践学习,对现代化前沿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全程技术掌握不够。因此,我们要因农技人才术高一筹,则爱厚十分,打破以学历定工资、以身份定待遇的传统思维,对出色的农技人员,采取晋级、晋职、养老保险等激励措施,建立以“价值、技术、贡献论英雄”的机制,强化农技要素参与分配,提高工资、福利,拓宽增收渠道,如探索持股分红、期权制、年薪制股权制等方式,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配足仪器设备,改善工作条件,让农技人才享受农业技术带来的重大利好,让人对农业“想法满满”。

宣传上“大张旗鼓”,化解“不体面”,让人对农人“高看一眼”。由于历史原因,“轻农”一直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中,加上农业“靠天吃饭”,与其他从业者相比,“农人”的收入少、不稳定,农业行业工作“不体面”的看法在社会广泛传播。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农业技术人才走出田间、走向社会、传播农业技术,让大众了解农业人才的专业性和贡献、价值,营造重农尊才的浓厚社会氛围,搭建完善农业专技大赛、农技比赛等平台,让农业技术人才有更多出彩机会,增强社会认同感。要加强表彰激励,开展形式多样的评选活动,评选优秀农技员、最美农技员、农技员标兵等,或利用广播、电视、微信、表彰大会对工作突出的农技人员给予表彰宣传,提高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获得感,提高政治待遇,引导农技人才积极参政议政,推荐更多优秀农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激发他们的自豪感,打破“农人地位低”的传统看法,让人对农人“高看一眼”,鼓励更多的人才踊于跳“农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534804387,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56643.html

(0)
上一篇 2021-09-29
下一篇 2021-09-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