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打造乡村振兴“混搭风”

古语有云“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习总书记也曾经说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扶上马,再送一程,向实现共同富裕大步前进。如今,我们国家的基本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或许我们可以试试打造乡村振兴“混搭风”,全方位无死角高质量的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以人才混搭为“细胞”,“新乡贤”携手“新青年”,筑牢乡村振兴之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如今的农村再也不是曾经的“386199”部队,无数的返乡青年和归乡“新乡贤”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已经展现了自己的力量。湖南湘西花垣县的十八洞村,曾经因为山高路远、落后闭塞而出名,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引下,一批批返乡青年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转型农家乐老板、乡土创客、电商从业者……如今的十八洞村成为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标杆。在浙江沿海,越来越多的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的有为之士回到乡村奉献乡村,他们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经验,更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开阔的眼界。从古至今,乡贤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我们忽视乡贤文化,无疑就失去了一个有力的抓手。苏轼曾言:“选贤任能,唯才是举”。乡村振兴,如果仅仅靠我们驻村干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优化乡村振兴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打造一只“老中青”三代混搭的人才队伍。更重要的是下大力气提高农村吸引力,让人才能够进的来,留得住,打造一只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石。

以风格混搭为“肌体”,“田园风”添点“艺术化”,体悟乡村振兴之美。朱光潜在《谈美》中曾经写道“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憾的”,在人民对于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切不可忽视人民对于美的追求,一味粗暴地进行乡村改造,最后留下一地鸡毛无人收场。在上海的奉贤吴房村,设计师以“青春啊青村”为主题,结合村舍现状,以轻钢结构为骨,综合运用乡土材料青砖青瓦作为表皮装饰,糅合乡土美学和现代技艺,形成了极简大气的艺术构筑,宛若水乡画卷徐徐展开,展现的是新时代“海派江南”的乡村风貌。在浙江宁波的葛家村,在“艺术家驻村”的帮助下一批批村民积极发挥创意,改造乡村,让整个村落看起来宛若一个巨大的艺术创意空间,不但吸引了无数的年轻人走进乡村了解乡村,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功能,打造城市新地标,如此可谓一举两得。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做表面功夫,而是要从深层次激活内生动力,不如尝试艺术的混搭,点燃乡村的发展热情,以文化引领结合本地实际,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以手段混搭为“心法”,“数字化”加“原生态”,锻造乡村振兴之魂。乡愁,是村头乘凉的一棵古树,是儿时跳皮筋的堂屋,是赤脚走过的青石板路,是一寸青墙,一片瓦。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留住乡愁,记住乡愁,做好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重视保护好历史文物并合理利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改造的过程中,保留乡村的“原生态”,适当做减法,是我们每一个乡镇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城市要新,乡村要旧,城市要时尚,乡村要守护。在黄山脚下的一个1600年的古村,吸引了众多国内设计师的目光,他们在这里启动了以复兴乡村文化留住乡愁为目的的乡村建设项目。把祠堂改造成书局,把猪栏改造成酒吧,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真正打造了一座“乌托邦式”的神仙村落。同时,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数字化”和“原生态”从来就不冲突,以数字化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以数字化的技术淘汰落后产能,二者相辅相成。在浙江,阿里巴巴已与无数个数字乡村签订合约帮助他们更好的推广原生态农产品和原生态旅游,通过政企合作的形式,以“互联网+”的手段,锻造了新时代的乡村振振兴内核灵魂,让乡村既留住乡愁也留住绿水青山。

谁说眼前只有生活的苟且?君不见如今的乡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绿树村边,青山郭外”,“箫鼓春社,古风依存”。让我们以“混搭”助力乡村振兴,拥抱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王子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60557.html

(0)
上一篇 2021-12-13
下一篇 2021-12-1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