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村联建”打开村的“外循环” 助力乡村振兴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来,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整体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时代重任下,如何创新符合时代背景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新模式,促进村和村之间由单打独斗向联手发展转变,“跨村联建”成为了重要抓手。

驻村中发现,多年来,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以垂直型、单位型的“纵向”为主,虽然在农村基层的不断探索创新下发展出了一系列“党建+”模式,实现用党建引领其他工作,但往往无法摆脱“单兵作战”的传统思维,仍然是以村为单位的“内循环”和“小循环”,不能有效实现“横向”发展。特别是在当下,“开放”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村与村之间的横向交流沟通,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间的沟通变得尤为重要,由于缺少村与村的党建“外循环”,一些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等问题便逐渐显露出来。极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间由于缺乏学习交流、对照比较和帮扶带动,出现了服务意识差、能力弱等问题,甚至被认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严重影响了村庄发展。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相邻的村庄,即使在地理条件、资源分布等方面差异不大,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也会出现不同差异,党的建设方面也会存在差距,有些甚至是有很大不同。而不同村庄的“党建+”模式往往大部分不会产生“辐射”福利,比如“党建+助老”、“党建+环保”等模式大部分仅在本村开展,很难让周边老龄化严重、人才不多的村庄也享受到先进模式带来的服务,出现村干部有心无力,群众望“村”兴叹等问题,这既不利于基层治理,也不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因此,打开村级党建“外循环”,统筹整合资源,打造共同发展纽带实现整体联动,构建“以强带弱”“以富带贫”的以村带村共同发展模式,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农村基层党建的特殊性在于始终要同“三农”这一根本问题紧密结合,必须服务于农村生产生活实践,因此打开村级党建“外循环”的目的,就是通过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联建,带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共联、民生联办等工作,助推共同发展,从而解决人才差异、资金资源短板和群众增收等问题。我们以四川省为例,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多村合一使得村庄面积扩大、人口增加,资源增量,给乡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红利和挑战,同时,一些村干部因业务不熟和工作量增加,使得负担加重。实施“跨村联建”,可以让有限的村干部引导不同区域的党员志愿者,组建不同的流动志愿团体进行村庄服务,形成一村有需,多村支援的服务格局,同时依托村与村之间的地缘、血缘关系,可以发动更多群众参与到“跨村联建”中来,助推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的互补联动,进一步释放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带来的红利。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动这些工作时,要立足实际,找准切入点,做实可持续、利长远的工作,避免望文生义、生搬硬套。要坚持“变与不变”,保持基本治理单元,明确权责边界,推行帮带模式,深化优势互补,才能让“小组织”变成“大团体”,形成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良好发展态势,从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同时,打开村级党建“外循环”,要科学避免同质化和重复多余建设,切忌盲目复制,如果随意扩容嫁接,任其遍地开花,就会出现千村一面,失了特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千里追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85464.html

(0)
上一篇 2022-05-24
下一篇 2022-05-2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