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溯根源 厚底蕴 铸灵魂

端午临近,粽叶飘香,龙舟竞发。在中国的众多传统节日里,端午节是传统节日中最富有刚健气息的节日,其文化传承爱国氛围最浓。但如今,许多青年人追捧西方节日,冷落中国传统节日,为此,青年一代重任在肩,要更加深入了解历史渊源,挖掘文化内涵,弘扬爱国精神,让“粽心”成为传承家国情怀,积蓄前行力量的“核心”。

追溯“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的历史,领略先辈风范。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存在2000多年,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西晋《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相传,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抱石投江,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驱赶江中之鱼。之后百姓们还用苇叶将饭包裹纷纷投入水中,以此屈原遗体不被鱼虾吞食,后来逐渐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和包、食粽子的习俗。屈原是端午节留给每个中国人的一份精神文化遗产,青年一代要以史为鉴汲取动力,不畏艰难开创未来,学习屈原不怕艰苦、不畏强权等优良品质。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深入了解历史渊源可以更好地走向未来,透过历史把握规律,启迪智慧。

发掘“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的内涵,丰厚文化底蕴。现在的端午节,几乎只能看见吃粽子和赛龙舟这两项民俗活动,甚至连赛龙舟也并非各地都举行,如此发展下去,端午节也将名存实亡,逐渐变成“粽子节”,其所传承的避邪祛疫、爱国教育、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等民俗文化功能慢慢淡化,甚至消亡。看着日渐式微的民俗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迫在眉睫。持续开展系列赋有“新”文化内涵的活动,如党员干部展新风,党员干部带头,引导市民群众科学看待插菖蒲、戴荷包等端午习俗,树立健康向上生活理念;民俗展示添新味,在广场、文化街等宣传阵地,通过横幅、视频宣传展示端午节日文化,邀请精通皮影戏、剪纸、糖人等民俗技艺的手艺人现场展示;美味粽心赋新意,组织志愿者包粽子比技艺、答问题赢香包、绘端午学文化,并将粽子送给困难群众,一同体验传统,共度端午。

涵养“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正气,厚植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是端午之魂,我们纪念端午,同时也在纪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先驱们。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虽身处不同时代,但心系百姓、勇于捍卫国家利益的爱国情怀是不变的。我们纪念和传承的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爱国情怀,新时代青年要汲取端午节中历史文化内涵,自觉弘扬端午节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思想上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在行动上敢于担当、勇挑重点,以坚忍不拔的姿态涉足千山万水攻城拔寨,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荟萃乡村振兴“金点子”......砥砺奋进新时代,同心共圆中国梦。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大干镇人民政府   廖盛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136323145,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86549.html

(0)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