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这个青苗

生在最好的年代,干在崭新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里增添了“90后”的痕迹,越来越成为闪耀在各个地方的翘楚。作为一名90后基层干部,成长在“蜜罐”里似乎成为了社会的固有形象,而在基层,真正体会到了成长的味道。

习近平总书记说:“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2015年7月31日,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我终于踏上了工作的岗位,从北方城市只身来到南方工作。环境陌生、方言不懂,只身一人,没有同学朋友,虽然有几分来到新城市的新鲜感,但很快又是一种莫名的失落和迷茫,前一秒省委书记在会堂里对选调生的寄语和嘱托还余音绕梁,一天之内,从省里到市里、从市里到区里、从区里落到了社区,这种落差,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才会懂。

来到基层,首先就是语言关,这对于一个北方移民城市的人来说无疑是困难的,从小没有接触方言,而社区干部之间的沟通都是用黄石方言,黄石方言晦涩,变体又多,方言不懂,不光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存在障碍,就连居民工作都没法开展。我就下定决心,一定用最短的时间克服语言的障碍,社区大大小小的会议因为有我的存在都变成了普通话,社区干部很不适应,我便要他们还是说方言,我主动去听、主动去尝试。当时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我到社区做棚改拆迁的工作,每天晚上开展入户,通过这个机会,我亲身来到了居民家中,从一开始的听不懂,到一知半解,通过一个多月时间,我基本上克服了语言的障碍。

然后是地域关。刚参加工作所在的和平街社区是一个棚改拆迁社区,辖区的居民都是老一辈煤矿工人,建筑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都在山上。从小生长在大平原的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在陡峭的山上还能盖房住人。中元节、腊八节、腊鱼腊肉,风俗习惯的差异也闹出了不少笑话。适应工作,首先就是要适应文化,只有文化认同,才能以当地居民的思想来指导工作,在社区工作时,我就在社区楼上一间空闲的屋子里安置了一间“宿舍”,有事没事与门口跳广场舞的阿姨阿婆们聊聊天,同一起加班的同事谈谈工作唠唠闲嗑,渐渐地,对这片陌生的土地还产生了感情,以至于后来离开社区离开街道的时候还多了几分舍不得。

还有就是心理关。在基层工作的苦,在参加工作之前我是有准备的,一周的岗前培训也一直在给我们这样的职场新人“敲钟”,但是当每天晚上事情做完躺在床上望着空荡荡的天花板的时候,心中总有一丝凄凉,想着远方的父母还在为自己担心,想着前段时间还在宿舍里畅谈毕业打算的舍友都活跃在北上广深当翻译,耳边总有个“小人儿”对自己说“算了吧”。但是这个念头,很快又被打消了。在社区,我组织党员活动,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换届选举,在街道开展支部主题党日,看到活跃在基层的老党员,看着93岁的党员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上五楼参加党员活动,看着从养老院自己跑出来到社区交党费的老党员,内心又不禁坚定了方向,我想,这就是信仰吧。可能,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欠缺的精神上的东西。

如今算起来,参加工作也已有7年时间。7年的时间里,从社区到街道、从区里到市里,大大小小的部门都走过一遭,自己也在黄石这个城市安定下来。俗说“七年之痒”,回想七年的工作道路,虽然迷茫并未完全散尽,虽然每天也在产生新的烦恼与困惑,但是我还是想以一个工作七年的“过来人”,向刚踏上基层工作的“00后”们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就是要永远保持一颗恭敬的心。每当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剖析材料,“缺乏学习”总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语句,在基层工作,要树立永远学习的思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基层工作者不一定有高深的学历,但是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高超的做群众工作的技巧。街道社区的一个部门,对应的是上级的十几个部门,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用这根“针”做好绣花功夫,就是要不断向身边人学习,向埋头做事的社区干部、普通党员学习,为社区做事创造良好的条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少说多做,在基层从来都是以实绩论英雄,从不会怜悯一个只会说得天花乱坠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谙世事的小丑。

还要永远保持想做事的情怀。从来不是英雄造就了时势,而永远是时势造英雄。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样子,你有可能会抱怨清闲部门的人工作轻松,还容易受到领导的赏识,觉得自己做事多、任务重,出错还多,可能会为不能和家人朋友过周末只能在办公室加班而感慨,可能会为了付出的来动和拿到的工资不成比例而愤愤不平,心想,应该换个部门、换个工作。可这样的问题源自于自身的认识,并不为身边的环境变化而动。哪天真正调到一个清闲的部门,你并不会因为清闲而成就,反而空虚一定使你懒惰和退缩。只有带着情怀做事,带着目标做事,在工作的长河中设立无数个小目标,真正想为群众做实事,基层之苦,也便不是苦了。

更要永远相信组织和集体的力量。“你不种地,但你有吃有喝;你不织布,但你衣着华丽;你没有才华,但你仍然能够参与社会;你相貌平平,但你的爱人喜欢你;你能力一般,但你的儿女崇拜你。单位没有你也一样运转,但你永远离不了单位”这是在一次支部学习中,领导推荐的一篇文章,我记忆犹新。干部的成长,永远离不开组织的培养,这所谓看不见摸不着的组织,在某一层面上讲,就是集体的力量。年轻人,做事容易出错,也怕出错,有时会谨慎,但是也少了工作的激情和那一丝无畏。而这时候,组织是你坚强的后盾。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往往会因为你的弱点而舍弃你,而在基层,身边的领导同事会因为你的潜力而培养你、教育你,这是你一生的财富,而组织,永远不会放弃你。和领导、同事搞好关系,多交心谈心,在交流中找到自己的弱点,不断地克服和弥补,与其想着今后怎样怎样,还不如想想怎样做好当下事情,年轻干部就要沉下心来,走出心中的围城。

工作七年来,经历了刚踏上工作生涯的憧憬期待,经历了多个部门之间的磨砺,经历了走上基层领导岗位的彷徨与压力,还从来没有坐下来细细对过去七年的历程做一次回顾。如今,区委开展了“青苗计划”,让我有机会回想一下走过的路,用一点文笔,谈一谈这棵“青苗”,展望一下未来的方向,更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如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87491.html

(0)
上一篇 2022-06-22
下一篇 2022-06-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