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暑期社会实践)

2022年7月1日,为响应学习“红色”精神的号召,贯彻“红色”精神于于日常活动中,河南工业大学星星之火党史学习实践团队以“红色”为主题开展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因疫情防控要求,团队成员以各自家乡为点展开,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团队成员首先到达点亮“星星之火”的第一站——河南省信阳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

2022070303510757
(图为鄂豫皖革命纪念馆  梁素珍摄)

据悉,鄂豫皖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主要为大别山腹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阵地,曾一度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革命根据地。此地区诞生过董必武、李先念等多位开国元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是他们打下来的,甚至是不惜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的艰苦朴素的作风,坚定的精神信念,强大的内心世界,值得我们每一位后人永远学习。

一进纪念馆大门,团队成员就被广场右边的坦克、飞机等吸引了眼球。看着这些革命文物,读着对于它们“过往生活”的介绍,志愿者们的内心对接下来的参观充满了敬佩与向往,这些文物不仅仅是祖国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让红色文化得以绵延的瑰宝。

团队成员在一楼展厅看到了很多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使用过的纺车、机枪、发电机、药箱、油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使用过的桌椅板凳;在抗日战场上缴获的日本军刀、军用照相机等等。每一件物品的背后都拥有属于他们的革命故事,这让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脸上都充满了动容,不禁令人感慨一番:今天的幸福生活得之不易。

2022070303481984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纪念馆  梁素珍摄)

参观的过程中,志愿者们用眼睛来“读”这些文字,又不时低声和同伴交谈这些革命先辈们的故事,他们有的还很年轻,却早早的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透过展示墙上他们的故事,仿佛可以看见了他们拿着枪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仿佛听见了他们高喊“冲啊,杀—”,从中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国家的赤子之心,也感受到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激昂心胸。同时,他们的家人,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孩子,又何尝不是骄傲的、引以为荣的呢!但是,这也是一份血泪换来的荣誉!

在展厅的显眼处,那关于全国道德模范许光的介绍,让团队成员更加肃然起敬!许光,是新县武装部长暨新县原人大常委会主任,他是许世友将军的长子。他虽是名人之后,但却甘愿一生清贫。作为新中国后的第一批本科学历的航海军舰长,她本可以在更好的地方,有更卓越的贡献。但却甘愿回到新县,谨遵父亲的意愿。不脱离群众,深居农村一线,为当地的老百姓办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求名,不求利,高风亮节,清贫一生。这才是将门之后!是我们此行所有成员学习的榜样!

且在团队参观纪念馆时,被一位阿姨的言语吸引住“共产党,既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件东西,它是一个组织……”,原来她是在为自己的女儿讲解这里发生的每一段历史。看到这一幕,团队成员都感触良多,革命精神的光辉,不论何时,都将继续、一直影响祖国的后代。革命文化永存人心,革命精神又何尝不是普照到了每一位后人呢?从这位阿姨身上感受到了“铭记革命历史”,在小女孩的身上亦感受到了“传承革命精神”,这盛世,属于我们,我们也将永远铭记盛世的造就者,然后去传承这样一种“红色”精神。

2022070303482862
(图为空军作战飞机  梁素珍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结束一天的参观与了解后,团队成员深刻明白了这一句话背后的含义。我们将永远铭记革命先辈们做出的牺牲,我们将永远感谢革命先辈们造就的盛世!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刻铭记烈士们为现在幸福生活所付出的血与泪,时刻记得我们的历史重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守护好英雄们为我们打下的江山!愿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愿革命精神永存,愿革命光辉长照后人心!

2022070304132996
(图为团队成员在纪念馆前  梁素珍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星星之火团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88579.html

(0)
上一篇 2022-07-04
下一篇 2022-07-0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