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基层工作四把“密钥”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对于提升我国社会治理水平和国家治理效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构建良好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切实的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幸福清单”。然而当前的基层治理工作仍然存在大批“夹生干部”、“两栖干部”泛滥、工作脱离群众、缺乏创新意思、人才缺口大等问题,打通基层治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刻不容缓。

要解决当前基层治理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需牢牢掌握以下四把“密钥”。

务实肯干,践行初心,磨炼基层治理“绣花针”

基层工作者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严肃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先要做思想上的先行者,再去做行动上的务实者。基层治理工作好比穿针引线,只有一颗颗针脚落到实处,才能绣出精美画卷。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干部应当敢于实践,求真务实,不做表面功夫,提升执行能力。静下心来,从小事点滴做起,抓落实、抓成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个党员一个干部就是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作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同时基层治理组织还应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把牢纪律红线,杜绝基层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

问需于民,源头治理,引导基层治理“风向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基层治理工作离不开民生,也离不开群众。大多数时候我们开展基层工作,往往只停留于政策、制度等宏观层面,而脱离了群众,缺乏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意识,形成基层工作“单打独斗”的局面。群众的急难愁盼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存在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根源分析问题,才能开出治理问题的“良方”,对症下药。基层干部应当抛开面子、俯下身子,走到群众中去,走进万户家门,去与群众谈笑家长里短,去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梳理问题建立台账,分门别类打通堵点。同时还应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来,构建“政府-社区-群众”链条式治理模式,形成多元协同、共建共享的局面。只有明确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更好的引领基层治理航向。

敢于创新,引领新潮,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创新与发展是当前时代发展生生不息的主题。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突飞猛进,我国的科学技术也一日千里。“芯屏器核”专精特新,嫦娥五号九天揽月,夸父号探索太阳奥秘...基层治理工作也应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因此,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或将成为基层治理的核心竞争力。当前,许多镇街、社区缺乏对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分析与思考,盲目照搬其他区域的工作方式或者一味沿用老旧治理模式,与社会创新发展严重脱节。欲改变现状,基层干部应强化创新发展理念,主动学习智能化技术技能,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基层治理方式与技术的创新。将智能化发展注入基层治理,如天眼设备助力交通治理、热力地图加强区域管理、人工智能参与垃圾分类、互联网+融入政务办理等,构建智慧街道、智慧社区,实现智能管理。

筑巢引凤,壮大队伍,培育基层治理“主力军”

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筑得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基层治理工作应重视对人才的引进、管理和培育。首先,应当建立柔性的人才引进制度。优化人才福利待遇,政策上向人才倾斜,打消人才生活保障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提供顾问咨询、项目实践、顶岗轮换等政策服务,增加人才依托感与归属感。其次,应当全方位优化人才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岗位和任务,做到工作付出与待遇回报相平衡,减轻人才工作压力;拓宽人才晋升渠道,建立合理晋升制度,鼓励人才通过努力工作获得职位提升,提供良性竞争的平台。最后,应当注重人才培养机制。与高校、企业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定期组织人才进校进企参加学习培训,提供各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打造各领域专业型人才。

基层治理工作关乎社会发展,关乎民生治理,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赶考的应有之题。我国当前基层治理工作仍任重道远,广大基层干部须秉持信念与初心,不断学习更新基层治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工作实效,脚踏实地沉入基层。在基层工作舞台上挥洒汗水,绽放青春;在赶考之路上奋步迈进,追光前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晚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95342.html

(0)
上一篇 2022-09-26
下一篇 2022-09-2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