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影视此起彼伏

这十年,主旋律影视为何能广受欢迎?

过去十年间,若说中国有哪种影视产品变化最大、进步最快、取得成绩最明显,非“主旋律”莫属。大约不用提醒,你就能轻易想起从《战狼2》到《长津湖》的全民观影奇迹,还有《觉醒年代》和《山海情》所一次次触发的全网热搜话题。那么,作为一个整体的主旋律影视,在这十年里,究竟做对了什么?

我国主旋律影视源远流长:《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红色经典生动鲜活、织成几代人集体记忆,“大决战”三部曲历时六年、长达11小时、调动十余万部队和大量飞机舰艇坦克火炮等真实装备参演、至今被津津乐道为人类军事电影史上的奇迹。哪怕进入新世纪以来,亦有《士兵突击》《亮剑》《潜伏》等宝贵尝试与成功的经验积累。

主旋律提法诞生之初,就基本被定义作非娱乐的,甚至是,反娱乐的。这是一种,政治站位和文化姿态上的,复合精英主义倾向,它很难把“大众趣味”纳入视野。后来之所以要从《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进入电影电视剧,为的就是群众的喜闻乐见、就是要感染更多的人。

这就要谋求“出圈”,在流行消费文化的“地盘”上和“玩法”里,对其施行降维打击:一边强势证明自己、一边强力改造它们。“出圈”的首要任务,是对主旋律三个字更开阔的理解方式,是解决主旋律的“狭义性”和“排他性”。主旋律不是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考研的政治卷、公务员的申论文章。相反,主旋律是每个人心理上的最大公约数:理想、正义、奉献、牺牲、爱,这些天然具有感召力的共识。好比张艺谋的《悬崖之上》,从叙事上看,它其实有瑕疵——它的分段多线叙事在文本上缺乏递进关系,对这个故事的情绪而言,张译、于和伟、秦海璐几个角色提供的东西没有区别,都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等于,它的群戏,仅仅拍成了“独戏”的若干次复现。可一旦从“主旋律”处着眼,这瑕疵立即可得到解释,甚至可构成了某种升华:“多主角就像一主角”的感觉,反而更吻合革命年代、救亡年代里那种消泯了小我的、组成一个大我与朝我的革命者群像,更吻合那种无条件的信任与保护。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意志品质、心怀的是同一片热土和家国、头顶的是同一个理想和同一个“革命者”的标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阿月浑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99716.html

(0)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