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秘书长谈:回首成败说调研

退休7年了,在职时我曾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分管调研工作。回忆这段工作经历,梳理几点认识供参考。

01 把中心工作分解成若干课题

各项具体工作的调研只有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才能服务好党委决策。

比如,当时的大同作为中部省份一个四线城市,其中心工作就是把经济搞上去,把社会发展事业搞好。因此,我们把中心工作分解为大同市“两区”(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建设项目调查、煤炭安全生产突出问题调查、“蓝天碧水”工程调查、打造“平安大同”调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查等若干个重点课题,然后协调分配到调研组,统一布置,过程指导,成果评估,综合成若干要点提供给市委参考。

02 组建精干的调研小分队

我们在统一布置调研任务时反复强调:

调研的过程是与群众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不能像掉到井里的葫芦,从上往下看已沉在水里,从下往上看依然漂在水面上。尤其提出警示,群众最怕“一窝蜂”“大呼隆”,一来一大群。面对如此“阵势”,群众往往难以诉苦衷、抖问题、说真话。

可是,有的单位仍然出现“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听发言念稿子”的现象,引发群众议论甚至侧目。

为此,我们及时下发注意事项,要求组成精干小分队,直接到群众的地头、炕头。当时成效突出的调研组,都是三人团队,深入基层,共同讨论,一人主笔、两人提意见,写出来不少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

03 不与业务工作脱节

组建调研组时,以部门为主,各业务部门在推动日常工作中,有目的地嵌入工作亟须的调研内容。

各个调研组根据需要召开座谈会、发征求意见函或个别沟通,群众反映的业务工作中的问题,就是调研要掌握的情况,了解了这些,就容易把情况搞透、把思路搞准、把举措搞实,进而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04 “小住拉家常”的方法好

在巡回指导中,我们发现有的调研组只调查不研究,罗列一大堆原始记录和数据,使调研流于“半拉子工程”,有的调研组习惯于当天下乡当天就返城。

为此,我们及时提出建议,最好根据任务性质,深入调查点蹲上两三天或一周,尽量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拿出程门立雪的精神,虚心向群众请教。调研人员还要坚持每天碰头,在“点”上就拿出调研报告的雏形,材料不足当下补充。

同时,建议善于利用别人对这一地方的调研、思考成果,避免重复调研。

05 带着感情真调研

阳高县大泉山村是个水土保持的老典型。1955年11月,毛主席曾为山西省委上报的文章写了按语,并将文章题目改为《看,大泉山变了样子!》。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年代,大泉山明显落伍了。

如何使老树开新花?调研组多次到大泉山村,与村民当街拉家常,了解群众的真实心理,然后写成报告提供给市委,经领导同意后在《大同日报》发表,产生了较大反响,后来建成的“大泉山展览馆”与这篇文章有直接关系。

由此体会到,干部深入基层调研,要带着感情真调研。不能事先打好招呼,更不能提前写“脚本”、搞“彩排”、练台词,那是欺骗群众。

到基层调研还要防止“被安排”,如果发现基层有准备,那就另找时机另找群众盘根问底,这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达到调研的真正目的。

06 针对突出问题开展调研

曾有一个时期,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机关人员,凡结婚、圆锁等都时兴大操大办,提前发出请柬,一请就是三四十桌,这是一个影响党风民风的突出问题。

为此,我们展开针对性调研,深入有代表性的乡村和社区,入户面对面听取群众反映,真正把情况摸清楚。

经领导同意,在省委社情民意通道开通的当天,调研组提出《关于加大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滥发请柬不正之风力度的建议》。该建议年终被评为十个最有价值的建议之一。

07 重视重要节点调研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根据市委的安排组建一个调研课题组,主要由市政协办公厅牵头,最终形成《日军侵华罪证山西大同煤矿“万人坑”渗水不断加剧亟待加强保护》的报告,推动有关问题得到重视、解决。

2005年11月21日,大同“万人坑”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第五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8月3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大同“万人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08 调研不到位的教训

大同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保护究竟怎么搞?我们的调研工作没有给市委提供有真知灼见的参考意见,因此受到了批评。

这个教训也使我们认识到,调研工作如果偏离决策需要,基层报什么选题就认可什么选题,这无疑带有一种随意性。

如果当初我们组建一个古城保护课题组,不仅广泛听取本市干部群众的意见,而且同步收集国内知名专家的不同意见,拿出一个全面性的调研报告,及时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也许会是另外一种效果。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

已关闭回复。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