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 人才之幸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委组织部 赵一为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引发关注。有人质疑她为什么选了考古这样一个没“钱”途的专业,她说:“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得知有网友觉得考古没前途,目前至少已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十余省考古圈联动,为钟芳蓉送去祝福。其实从人才发展的角度,网友大可不必担忧其前途。

理想与现实相融,成就专业人才“小而美”。“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单纯比较就业,考古的确远不如金融、人工智能等专业“热门”,薪酬回报上,确实也难以“大富大贵”。但正因为考古,国家历史不断得以丰富,国家记忆得以强化。事实上,社会发展除了经济发展,还有文化传承这一重要组成部分,从事考古工作,既能实现个人理想,又能体现社会价值,远非其他大类专业可比。

爱好与坚守相连,打造个人成长“强磁场”。北大在回复钟芳蓉时说,“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在做什么,对考古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定能帮助她“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以后,就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在她身上,体现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放眼世界,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莫不是如此,把热爱融入努力奋斗中,融入实践锻炼中,才能不断学海拾贝,提升自我。

奉献与关爱相契,引领人才接续新局面。“人这一辈子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为它做出一点点事情,那这一辈子就没有白来这个世界上一趟。”樊锦诗将青春、将一生奉献给了莫高窟,这种精神正是考古界的代代传承。十余省考古圈联动送上的祝福,既有对后生的鼓励,又有对人才的渴求。不论振兴传统工艺,还是创新高科技,人才接续培养,才能不断激扬“青胜于蓝”的新时代力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育并非社会资源分配机制,而是社会与个人的联动发展机制,拿世俗眼光去评价梦想,未免偏颇。当今社会,一流的人才,可以去有“钱景”专业,也可以醉心于“冷门”专业,社会的选才用才标准在不断优化改进,即使出身贫寒,也有资格投身所爱,实现人生梦想,为钟芳蓉点赞!

(1)
上一篇 2020-08-02
下一篇 2020-08-03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