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情怀 不断登顶科技“珠峰”

上海市外办组织人事处 程哲

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勉励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科技强国利民,兴商旺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科技越来越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经过一代代人的传递和努力,国家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人才的尊重,对科技创造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应运而生。作为科技工作者更要肩负好国家的使命、人民的希望,不断去追求真理,把科技的“荣光”挥洒绘就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永葆爱国情怀,要不断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作更大贡献。“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至今,仍时时让人想起“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那“我是中国人”的满满爱国情,“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回国”的那艰难回国路。还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被誉为“天眼之父”的南仁东等一批批科技工作者。他们都是为了祖国而战斗,舍小家为祖国的大家,把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工作者更要以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创局。好风凭借力。历史早已证明:只有依靠祖国,扎根祖国,与祖国的事业同频共振,科学研究才有强大生命力,科技成果和科技工作者才能得到世人的尊重。

永葆为民情怀,要不断为人民的健康幸福去奋斗。科研成果最终是要惠及人民的。和人民一起亲历过饥饿之苦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而立之年时,强烈意识到要研究能填饱肚子的水稻。正是这种念头,让他“几十年如一日”地顶着烈日,赤脚水田,更加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还有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用一张“无座”票挤上开往武汉高铁的钟南山院士。还有当前为新冠疫苗早日研发成功而默默无闻奋斗在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他们心中有民,为人民幸福,为守卫生命而战。这也是为什么人民群众始终对科技工作者仰视的原因。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再苦不能苦科技工作者,即使在经济条件最艰难的时刻,人民群众也不忘把最好物质待遇留给科研人员。前不久,一批来自于人民的志愿者踊跃报名参加新冠疫苗人体注射实验,再次充分诠释了“科学”与人民,人民与“科学”那深深的情感。

永葆真理情怀,要不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好力。科学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要想创新,铸就非凡的科技成果,就要有永葆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情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科研中尤能体现真理的魅力,这更要求科研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敢于挑战科技权威。只有敢于挑战,勇于登峰,才能让真理在时代中不断“闪耀”。地球只有一个,只有在共享中才能共赢。“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作为科研工作者在永葆真理情怀的同时,要不断着眼世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油助力。要以中国科技之“自信”,中国科技之“创造”推动世界向着更好更快发展,为全人类朝着更加美好生活的方向而努力,向世界展现中国科学之“力量”,中国科学之“胸怀”。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每一个中国人民,都要不断提高科学素质,不断去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社会环境,让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不断登顶科技“珠峰”,绽放出最美丽的“科技之花”。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