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检不是“样板戏” 群众才是“阅卷人”

四川省大邑县新场镇人民政府 吕永祥

临近年底,上级组织的各类检查考核接踵而至,既是对基层工作成效“打分”,也是对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和政绩的评定。面对各类检查考核,绝大多数基层党员干部立足本职抓落实,凝心聚力补短板,在追求尽善尽美中努力得高分,奋力上台阶。

然后,有一些党员干部不把功夫下在平时,到了年底心里打怵,于是便剑走偏锋,千方百计向上级打听或猜测检查考核的“标准答案”,投其所好地抓突击,不求有高效,但求有高分。这种迎合式、突击式的投机取巧工作方式,即便得了高分,在群众看来,仍可能是一份“不及格”答卷。

检查考核的“指挥棒”不能乱挥。毫无疑问,年底的检查考核结果,直接反映被检单位的年度工作成效,决定着得分和排名,是一种导向,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上级部门在对下级检查考核,制定一定的标准是应该也是必要的,这对于在检查考核中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结果客观公正,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这种标准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应该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群众获取第一手资料,从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中去寻找答案,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标准尺”,并以此作为“指挥棒”,指导基层查漏补缺、促进发展。

迎检不是“样板戏”,不应该按“剧本”来。如果上级部门在对基层检查考核过程中,不紧贴基层的特点和建设实际,而是按照事先拟好的“剧本”来,势必会让基层把迎检工作当作一场“样板戏”来对待,看似有板有眼,中规中矩,实则是按照“套路”在“表演”,演员演得卖力,观众心照不宣。这样的检查考核结果,实际上已经背离了初衷,不仅毫无实效可言,而且劳民伤财,让基层干部工于应付,让人民群众怨声载道,不仅不能促进工作,甚至会成为笑谈,影响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危害极大。

“标准答案”是典型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在提倡给基层减负,但多种多样的所谓迎检“标准答案”却仍未根绝。这些“标准答案”,实质上是上级拍脑袋想出来的,是下级凭经验杜撰出来的,不接地气,生搬硬套,与基层建设实际和群众期望格格不入,充满着教条主义色彩,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作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上级部门和领导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研之风,避免闭门造车,紧贴基层发展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不顾“面子”、不搞“套路”、不重“痕迹”、不搞“亮点”,让检查考核切实反映基层建设实情。

群众才是“阅卷人”,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检查考核是为了检验工作成效,促进工作落实,而工作成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上级在开展检查考核前,务必要多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在广纳民意的基础上出台考核办法,杜绝“拍脑袋”决策,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更加明显。各级在迎检工作中,要眼睛“向下看”,只唯实不唯上,把老百姓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支持不支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时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0)
上一篇 2020-11-27
下一篇 2020-11-2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