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街道工委 杨瑞兵

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在这时,有个词汇又蹦了出来,那就是“年味儿”。说起年味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年味淡了,没有小时候的那种期待和激动,反而是物质生活越发展,对年的盼望渐渐变成了“无所谓”的态度。“年味儿”的背后,是传统,是感情,是传承。走过了“十三五”的极大发展,经历了疫情防控的严峻考验,走进2021年的春天里,打开“年味儿”,要有正确的方式。

心怀感恩,增添“年味儿”的底色。小时候,之所以盼望春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有年夜饭、有新衣穿,还有大人给的压岁钱。虽然年夜饭只是一顿饺子,新衣服大年初一穿了一次就舍不得穿,压岁钱也只是一元、两元而已,但这些都能让自己高兴许久。幼时不懂,长大了再回忆,却倍感辛酸。一年的劳作,为的是下一代能过上辛福生活,不再忍受贫穷的生活。这个道理,又何尝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初衷呢?年复一年的脱贫攻坚,不就是为了让老乡过年时,餐桌上鸡鸭鱼肉齐全么?不就是让老乡年关不再紧巴巴地难过么?“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在享受“天天如过年”一般的好生活的时候,是不是扪心自问,对这背后的辛苦劳作和辛勤付出,对那些为了我们过好年而舍小家为大家的人们,是不是做到了“且行且珍惜”?心怀感恩,必将看到不一样的“年味儿”。

孝字为先,增添“年味儿”的暖色。百善孝为先,有人说,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唯独孝敬父母不能等。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常回家看看”成了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每逢春节,浩浩荡荡的回家大军,内心是一颗颗回家看望父母的热心。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年味儿淡了的最直接表现就是亲情淡了:宁愿捧着手机刷短视频,也不愿陪着父母做点儿事儿;宁愿抢红包,也不愿听父母的唠叨……满心欢喜的年夜饭,也因为子女的冷淡冲淡了滋味。不要等到失去了再后悔,能回家过年的,多听听父母的唠叨,多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就地过年的,多视频关心一下。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让“年味儿”温暖如春。

充电不辍,增添“年味儿”的颜色。春节,正值学生的寒假,意味着寒假作业。很多学生在假期余额不足的时候,才着急赶作业,而优秀的学生总是把寒假的每一天安排得很充足。开始工作后,很多人把春节假期当作彻底放松的机会,然而结束后,“假期综合征”让很多人无法很快地适应节奏。放假不是放松,这时候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回顾一年的收获和不足,展望一下来年的期待和计划,更有时间去学习、去阅读、去充电,积蓄更多的能量,在工作伊始,就走在领先位置。这样,“年味儿”就有了别样的色彩。

心里无年,便是鞭炮声声,也感觉不到“年味儿”;心里有年,纵使安安静静,内心也能感觉到浓浓的“年味儿”。心怀感恩,我们有了期望;孝字为先,我们有了守护;充电不辍,我们有了动力,愿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里,牛气冲天。

(0)
上一篇 2021-02-07
下一篇 2021-02-0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