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位“父亲”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生祠镇 宋武斌

许久不打拳,重新换好装束,拿起武术棍,摆起武术“架子”,准备打一套“八极棍”,果不其然生疏了。于是,一边回想着初学时的动作套路,一边陷入对师父的怀念之中。虽然师父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他为彼时和此时的我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他是因材施教的武术老师。跟着师父学武术是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大我两岁的哥哥身体不好,母亲觉得假期练练武术可以增强体质,便将兄弟俩一并送到师父那边练武术。跟着师父学武术的有二十来个。对于我们年纪小的,师父总是勤加教导,从不贪图教学进度,遇到难度大的动作,会将动作拆解,耐心细致地一遍一遍重复演练,直到我们掌握动作要领,认真做到位才开始教一下个动作。对年纪大一点的师兄们,则要求特别严格,一个动作做错,马步加练是常有的事。“学习武术是用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切不可寻衅滋事”,这是入门时师父对我们说的第一席话;“学好武术,首先要练好基本功”,这是师父教导我们说得最多的话。这最初和最多的话,也成为我为人平和、干事扎实的指导。

他是身残志坚的民兵战士。师父的右腿有伤,走路一瘸一拐的。听父亲说,早期师父是“闹革命”的,参加了村里的民兵队伍。在一次掩护村民转移的时候被子弹击中了小腿,落下了一辈子残疾。新中国成立后,师父在村里的水泥厂参加工作,负责水泥的配料。虽然走路不方便,但他在工作却争着干、抢着干,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直到腿确实支持不住他再干重活了。师父的家中贴满了他的荣誉奖状,有“劳动模范”“先进个人”“优秀个人”……小时候练完武术,我们几个年纪小的就会围着师父转,央求他讲革命时期的故事。师父平时不善言辞,但讲起革命事迹来,绘声绘色,讲到深情的时候,甚至会眼里噙满泪水。这也是平时严厉的师父为数不多温情的一面。

他是德高望重的农村乡贤。退休后的师父除了寒暑假教我们武术之外,平时还喜欢练练书法、拉拉二胡。每到过年过节、婚庆喜丧,师父手里的笔就要叫苦叫累了。一次临近过年,去给师父送水果,看到他的屋里又堆了足足五十厘米厚的红纸。“王师傅,又要麻烦你写写对联了。”“哪里的话,难得你们看得起我的书法。”师父总是微笑着接下红纸。以前,每到正月初十左右,师父家中的院子里便挤满了人,有的在搭班子练戏曲,有的练舞龙舞狮,我们在熟悉武术套路,准备正月十五村里的活动表演。并没有在村里担任一官半职,但“有事找王师傅”却成了村民疑难杂症的“万能钥匙”,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治疗跌打损伤也成了师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平凡的他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彼时的我对师父敬重有加,此时的我更会传承师父的接力棒,踏实干事、严谨工作,多为民生谋幸福,将师父的光芒传照四方。

(0)
上一篇 2021-04-14
下一篇 2021-04-1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