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水利“老师”讲那过去的故事

江苏省昆山市水务局 姚亮

金秋九月颂园丁,晨风晚月太阳升。在江苏昆山水利的历史上,曾有一群人奉献了热血和青春,用坚守和刚毅写下了水利的春天。他们是我们年轻水利水务人追逐的明星,更是值得尊敬的良师。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道一声:“老师,您们辛苦了!”

徐育良老师:建言献策办实事,虚怀若谷不张扬。“八五”期间昆山刚开发,引进大量的台商和外商。当时昆山最大的问题是自来水水源环境、水质较差,台商和外商喝的水都是上海带来的纯净水。有一次苏州人大关于环境问题,特别是饮用水源问题组织视察、调研。调研发现昆山的污水不完全来自昆山,有一大部分来自于阳澄湖北湖,阳澄湖南湖水质是比较好的。于是徐老提出建议:利用潮汐水位差将阳澄湖水系调入长江,同时引长江上游水入太湖,通过望虞河进入阳澄湖,从而达到改善阳澄湖水源水质的目的。徐老因此获得了环保先进工作者称号,但徐老却谦虚地说自己所做的微不足道。我们要学习徐老这种敢于建言献策的品格,有勇有谋、脚踏实地地干实事、办好事,更要积极努力学习,获得建好言的能力,提高献好策的水平。

薛厚森老师:防汛救灾当先锋,筑牢堤坝保安全。1997年6、7月份,昆山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薛老等人冒雨查看张家港、七浦塘、杨林塘、新塘河等圩堤,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抢运草包,日夜巡查,抢修险工地段。先后有890多个抢险队昼夜巡逻在全市140多个联圩的堤坝上;带领群众昼夜编织草包,调出15万只用于抗灾;全市投入抢险人数32.1万人次,突击抢修加固加高险工1171处23.4公里。大灾考验了昆山市水利建设水平和防洪治涝工程能力,经过广大水利人及全市干群的努力拼搏,抗洪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农业在当年夺取丰收,水稻总产比上年增长0.8%,单产518斤,创历史新高。我们要学习薛老深入防汛一线的品格,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扛起政治责任,立起榜样标杆,发挥先锋作用,筑牢安全防线。

陆耀德老师:励精图治创辉煌,学海无涯苦作舟。1954年,省政府在昆山周墅区实施戽水机为农田排灌试点。当时周墅区水患严重、农田产量低、血吸虫病严重流行。但在试验区内,抽水机的威力改变了洼地农民祖祖辈辈受水灾危害的命运,由此陆老与抽水机械化事业结缘。从1976年至1992年这16年间,陆老始终牢记“拔除水旱灾害频发祸根”的志向,勤勤恳恳,励精图治,确保涝年水灾从未破过圩。退休后,陆老仍未停下脚步:花费两年时间不断修正矛盾、校正数字,参与编写并出版昆山第一部水利专志《昆山县水利志》;自学电脑打字、笔耕不辍,先后撰写《从庙泾村的变化看昆山农村的变迁》《沧桑》《闲暇追记》等文章。我们要学习陆老活到老学到老的品格,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我学习,刻苦钻研,切实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09-10
下一篇 2021-09-1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