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文化墙建设“千篇一律”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委组织部 朱强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深入推进,文化墙作为一扇文化视窗,正在悄然成为彰显乡村个性、传播文明的媒介与信息载体,它不仅成为农村的一道文化风景,在广大农村地区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文明新风、普及生产生活常识的有效阵地,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但从基层调研情况看,个别地方文化墙存在缺乏系统规划、内容不接地气、形式过于简单,千村一面、千篇一律等问题,不仅不能美化环境、移风易俗,还劳民伤财,滋生形式主义。究其原因,主要有:

选址随意化,缺乏统筹。个别地方文化墙建设缺乏系统统筹规划,一些文化墙建在背街小巷等群众不容易看到的地方,有些未对墙体进行处理,直接绘制在陈旧破烂的土墙上,大大降低了文化墙的效果,有些文化墙甚至变成了“涂鸦墙”“广告墙”,没有起到提升农村文化气息,美化农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的作用。

内容单一化,缺乏特色。个别地方对自身的特点没有能够充分挖掘,使得文化墙设计内容不接地气,设计风格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内容空洞、雷同单调、缺乏新意。

形式同质化,缺乏创新。个别地方简单地将文化墙建设等同于简单印刷或者喷绘,画面内容通常以道德规范、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操守、与时俱进、民间文化等为主题,没有有效融入当地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文化元素,内容和乡村本身的契合度低,偏离乡村本土化,出现“千墙一面”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

因地制宜选址,科学规划布局。文化墙选址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绘制于乡村交通干线围墙旁、群众文化广场周围墙体上,实现村庄面貌布局合理规范。同时,要将政策的核心点和农民的关注点有机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的宣传形式,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农民心里,切实发挥农村文化墙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积极作用,也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挖掘地方文化,彰显当地特色。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产业发展状况,在呈现先进文化、文明新风的共性基础上体现个性,做到“一村一特色、一墙一风景”。认真挖掘农村当地的生活素材和榜样亮点,鼓励原创突出本乡本土本地人的特点,进一步拉近“文化墙”与农民群众的距离让农民群众觉得亲切自然、好看可学、入目入心。

创新表现形式,注重实际效果。提倡人工手绘形式制作,表现形式突出直观、生动、形象、活泼,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可采取国画、漫画、书法、彩绘、素描等手段与谚语、歌谣、顺口溜等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让农民群众易于理解接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多彩的文化艺术作品,在寓教于乐中发自内心地变“被动看”为“主动参与”。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21
下一篇 2022-02-2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