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 “泡酸菜”里有“营养”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东升街道 李赐

提起四川美食,有一道菜耳熟能详,那就是四川的“泡酸菜”。在川菜这个“大家族”里,“泡酸菜”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可以作为“佐料”,又可以作为“主菜”。因此,“泡酸菜”的制作过程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这决定了泡菜的品质。有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泡酸菜”的“成型”过程中,蕴含着许多干部的成长之道,值得我们深思和领悟。

从“剔叶挤水”中悟出“修身”之道。在我的家乡,“泡酸菜”很讲究,要想把这道菜做得酸味适中、嚼起来又脆,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中晾干水分这道工序就很讲究。从土里砍下一窝一窝的酸菜,挑回家后,除去外部老叶子,清洗干净,用菜刀把酸菜头的硬皮去掉,然后把酸菜头划开无数,但要连着,不能用力太猛,最后把它们晾晒在既不被雨淋、又能吹风和接收到一些光照的地方,一直等到酸菜晾干水分为止,这样可以确保其在坛里吸收足够的养分。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就像是酸菜原料,成长必须在规章制度的“阳光”下“瘦身”,让自己的思想、言行、品德符合人民公仆的形象,勇于挤干自己身上不符合作为服务者身份的“水分”,让阳光为自己储存足够多的“有益菌”,真正做到厚积薄发,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基层

从“加料封坛”中悟出“干净”之道。对“泡酸菜”而言,加“作料”的过程看似简单,若没做好,做的酸菜打通不了大家的味蕾,反而会被弃之。把酸菜放坛里之后,盐的多少至关重要,盐放太多,酸菜会太咸导致酸味不够;盐放太少,酸菜会太淡导致酸菜特酸。泡菜水的适中、盐的适中,缺一不可。最后加入适量的烧酒、花椒等,放好佐料后把酸菜封闭在坛子中,坛沿里的水放恰当。唯有这样,才不会“生花”和“腐败”。年轻干部也是一样,进入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在自己工作的八小时内外,会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诱惑”,自己要像泡菜一样,学会封坛密闭,清心正气,淡泊名利。同时,组织的严管与厚爱也不容小觑,确保“盐度”适中,把法规法纪这把利剑高悬于头顶,规范年轻干部思想、行为,又用厚爱关爱其成长,双管齐下,让其成为一款款高品质的“泡酸菜”的必备条件。

从“主配皆宜”中悟出“担当”之道。成品“泡酸菜”用途多种多样,既可以单独做主菜,也可以做调料提味,做配菜,还可以洗净直接当成一份菜品摆上餐桌。经过前面几道工序,“泡酸菜”终于可以新鲜出“坛”投身于“川菜”这片广阔的天地,接受天下食客的“检验”了。年轻干部就要像“泡酸菜”一样,“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年轻干部身逢伟大时代,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无论在哪个吃劲的岗位,都要不怕难、不怕苦,将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做到“极致”,将百姓的“小事”当作心头的“头等大事”深耕细作、精益求精,在基层这个大舞台,既要敢于当好主角,又要善于当好配角,在每一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发光发热,将自己这盘“泡酸菜”历练成为不可或缺的“紧俏菜”“拿手菜”“压轴菜”。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4-02
下一篇 2022-04-0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