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都是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也是农村移风易俗的重点。这些表面看似小事,但长期积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比如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看上去只是人情往来,但如果听之任之,就会形成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农民背上沉重的“人情债”。

近年来,我们乡配合各部门对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但成效并不稳定,存在“紧一下,松一阵”的情况,这反映出移风易俗必须长期抓、持续抓,在思想上形成自觉、在制度上形成规范、在风气上形成氛围,坚持不懈、落细落小,真正以新风易旧俗。

一是落细落实约束性措施,把村规民约立起来。制度规范的执行,最怕的就是破窗效应。村里明确不许大操大办,但有人大操大办了却没有受到惩戒,规范就形同虚设、变成摆设。村规民约,对于正面的、向上的要引导倡导,对于负面的、禁止的也得有细化实化、可操作的细则和罚则。比如出台红白喜事指导标准,由村委会或村民红白理事会参照指导标准,制定本村细则,明确待客范围、礼金数量、席面规模、办理天数、仪式程序等具体标准。对于带头移风易俗好家庭,可以进行宣传报道、表彰等;对于违反规定的家庭,要在道德黑榜进行曝光,同时可以明确家庭及成员不能评为文明家庭、“状元之星”、入党等约束性措施。这样标准清晰、有奖有罚,花小钱办大事,增强了村规民约的导向性、约束性。除此之外,还要管好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对于违反者要依据党纪党规予以惩戒。同时,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作用,通过有效约束,引导群众贺喜庆祝有分寸、丧葬风俗有尺度,形成良好乡风。

二是强化针对性宣传,把社会氛围提起来。我乡常住村民以老人和小孩居多,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所以抓宣传教育、推动成风化俗非常重要。要依托“三会一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成就、讲政策,有效增进了农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要持续开展“走村不漏户 户户见干部”活动,密切干群联系,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进田下地,面向农民群众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对封建迷信。同时要积极选树农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移风易俗“五个100”、“状元之星”等先进典型,用好道德“红黑榜”等传统宣传阵地,探索利用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新阵地,抓住过年过节、寒暑假等关键时段,讲述农民群众“看得见、够得着、摸得到”的事迹,对婚丧陋习、孝道式微等不良风气,及时曝光形成舆论压力,做到“好人好事人人夸、歪风邪气有人抓”。

三是聚焦重点群体需求,把民生难题解决好。陈规陋习既是社会风气问题,背后也隐含许多民生短板。比如,厚葬薄养反映了农村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年轻人面临出门打工与回家照顾老人的两难困境。高价彩礼反映了当前农村青年择偶选择面窄、婚恋服务不健全等现实难题。要聚焦重点,帮助农村大龄青年提高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建立本地的婚恋服务所,拓展交友交际信息渠道,增加低成本的婚恋服务供给,推动解决高价彩礼等问题。通过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青年联谊会、举办集体婚礼等方式,推广“零彩礼”,省心省钱还隆重大方,既有面子也保住了“里子”。推进移风易俗,要紧盯重点群体的民生需求,采取务实有效办法,为他们办好事解难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liy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92672.html

(0)
上一篇 2024-04-12
下一篇 2024-04-1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