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稿写作的七点建议

文/薛贵辉

这段时间,我分五期,从完整性、逻辑性、层次性、结构性、统一性五个维度推出了五篇文章,谈了公文写作系统思维的五种修炼方法:

1.完整性思考,把观点写全

2.逻辑性思考,把观点写顺

3.层次性思考,把观点写清

4.结构性思考,把观点写完

5.统一性思考,把观点写像

文章发出后,陆续有朋友发信息给我说,公文写作系统思维这个主题,以前还没见过这么“系统”的文章,这五篇文章对写作很有指导意义。

有朋友说:“您的五项修炼系列文章,不仅有深入的理论分析,还有生动的案例赏析,深入浅出,让人听得懂、记得住,感觉一下子通了。”

也有朋友感慨,写作就是这么奇怪,如之前那位朋友说的,“懂得了很多道理,却还是不会系统思考”,读的时候觉得都懂了,可写的时候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不懂”,建议再从实操的层面提几条建议,让大家少走弯路。

本想写完五篇后,转入另外的主题,然而看到朋友们还有“困惑”和“麻烦”,我又动了恻隐之心,总感觉,若是不再写点儿,多少有些撂下大家不管的味道,有点过意不去。(当然,主要还是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

这就像给人指路,你告诉别人到达目的地有五条路可走,却忘记告诉别人这些路上哪里有岔、哪里有坑、哪里有坎、路有多长。看似有路了,却难以顺利抵达。

记得作家王鼎钧先生在《作文四书》里写了一段话:“我是赤着脚走路的那种人,路上没有红毯,只有荆棘。中年以后整理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了一个疑问,当年走在路上,前面明明有荆棘,为什么走在前面的人不告诉我呢?前面有陷阱,为什么没有人做个标记呢?前面有甘泉,为什么去喝水的人不邀我同行呢?经过番研究,我知道一般人在这方面是很吝啬的。于是我又行生出一个想法我一边赤脚走路,一边把什么地方有荆棘、什么地方有甘泉写下来,放在路旁让后面走过来的人拾去看看。”

设身处地地想,我感觉我也算“赤脚走路”的那种人,在文字之路上独自攀登了近20年,深知文字工作之苦。因此,我内心深处很希望能将这条路上的“荆棘”“陷阱”标出来,把“甘泉”引出来,铺好路,让大家好走一点。

所以,我就再谈几点感受吧!

1.学理论,悟原理

2.站在写作看系统

3.站在系统看写作

4.有框架,用框架

5.没框架,造框架

6.灵活运用

7.做长期主义者

下面,逐条谈谈。

第一,学理论,悟原理

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有它的底层逻辑和思想精髓,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其精髓,把“第一性原理”搞懂,就难以真正培养起这种思维方式,更无从谈起高效运用这种思维来思考。

不懂系统理论的系统思考,好比一个商人,根本没有算账的意识和赚钱的冲动,没有投入产出的核心“算法”,很难说他有商业思维,没有商业思维,自然很难赚到钱了。再比方说一个律师,如果心里没有“凡事讲规则”“凡事讲权利”“凡事讲证据”“凡事讲程序”的职业习惯,很难说他有法律思维,也很难期待他能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帮你打赢官司。

所以,欲练系统思维,必先get系统原理。而对系统的理解又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学习,靠阅读。

问题是,读什么?

我建议是,读理论著作,并且要读经典理论著作。最近这一个月,我为了写文章,重读或新读了十多本书,如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丹尼斯·舍伍德《系统思考》,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弗朗西斯·德维西库的《框架思维:高手做事的方法》,刘长林的《中国系统思维》,魏宏森,曾国屏的《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苏培庆,战文翔的《中医哲学概论》,邱昭良的《如何系统思考》,王琳,朱文浩的《结构性思维》。这些书给了我很大启发,它们就像我们从小吃过的饭一样,谁都很难说是哪一顿让人长高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都消化成了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营养素被人体吸收了。

有很多朋友让我推荐阅读书单,说句实话,我向来不提倡吃“嗟来之食”,如果你对读书抱有强烈兴趣,就应自由而笃定地扎入书海去“淘”,因为“淘”的过程就是建构认知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寻宝一样奇妙,值得体验。

说句心里话,我们幸运地生在一个获取知识无比便利的时代,不仅资源多,上网也很方便。只要你有阅读的冲动,就不怕找不到书读,说直接点,只要在网购平台上输入“系统”两字就会得到大量检索结果,你慢慢拣选就行。

可能有人会说,老师,我不知道哪本好哪本不好,怎么办?

很简单,看购买评论,一些书在“某瓣”上还有书评,多看总会有谱的。再说了,即便搞不清,闷头多读两本,那又何妨呢?

书到手后,重点学什么呢?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学系统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把来龙去脉搞清楚,把系统思维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摸清楚。这是基础工作,就像咱们小学学的汉语拼音a、o、e、i、u、ü,也像背得滚瓜烂熟的一一得一,一二得二,直到九九八十一的“九九乘法表”,像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属于“基本算法”,只有搞清了,才谈得上运用。

第二,站在写作看系统

写作领域的系统思维同工程领域、科技领域的系统思维有区别,不能相提并论,更不能等量齐观。

据我分析,之所以很多朋友感慨“懂得了很多道理,却还是不会系统思考。”原因不在别的,就在于没从写作角度理解系统,没在写作场景中审视系统,故而难以完成“系统论”向“写作论”的知识迁移。

我向来主张,高明的阅读者,在阅中应做到“三通”,即跨界联通、知识融通、实践变通。

这样做,可能会让理论变得狭隘了、不严谨了、不专业了,受到来自专家的指责,但不可否认的是,理论变通后,会变得更生动了、更实用了。实践不止一次证明:任何理论研究在“深入”后,都会面临着“浅出”的使命,你不浅出,在丰富的实践中,纯粹的理论会“水土不服”。

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建议大家讲理论联通、融通、变通,跳出系统看系统,用写作视角看系统,其实就是教你学会用“两只眼睛”(甚至多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纯粹的理论”,另一只眼睛看“应用的理论”。

这个观点,我在《110|从1.0到4.0:笔杆子精进的四个阶段,看看你在哪个段位?(深度长文)》(点击阅读)一文里早就谈过。在这篇文章里,我建议大家在“写得顺”的阶段,系统学习逻辑知识,同时跳出“逻辑”学逻辑,不机械地用形式逻辑的知识来框写作的逻辑,而应该回到写作实践,把写作中那些“特定顺序”,变通地当逻辑看,把文章写顺。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在前面五篇文章里把写作系统思维(准确说是公文写作的系统思维)窄化为五个方面,即完整性思考,把观点写全;逻辑性思考,把观点写顺;层次性思考,把观点写清;结构性思考,把观点写完;统一性思考,把观点写像。尽管这五个方面还远远算不上“有系统性”,但对公文写作来说,做到这五点已然足矣!毕竟,我们不是搞科学研究,而是在写材料。

第三,站在系统看写作

当我敲下这个观点时,我在想,你看了后会是什么感觉?明明上条才让你“站在写作看系统”,这里又让“站在系统看写作”,会不会是在玩文字游戏呢?

如果真这么认为,我得告诉你,这是从不同维度思考问题,不仅不是文字游戏,反而是系统思维的灵活运用。

不知你是否听过,中国古代园林有个造景效果叫“步移景易”,或者叫“移步换景”,就是每跨一步、每转一个身都有不同景观。对于学习系统思维的你来说,“系统”不就是一座摆在你前面的“知识园林”吗?当你漫步其中时,不也应该“移步换景”,从不同角度欣赏它吗?

我尝试作这样思考,果然得到了两点奇妙的感受:

1.我从文章构成角度思考,发现一篇文章就是一个系统。一方面,文章就像人体,由主题、结构、材料、语言等构成。主题好比大脑,主导人的思想;结构好比骨架,主导人的体型、身高和轮廓;语言、材料好比血肉,让人丰满、有模有样。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就说:“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把思想内容看作是文章的生命,但又要求有高尚的才气格调和讲究的形式。宋人吴沆也说:“诗有肌肤,有血脉,有骨骼,有精神。”在人体里,各要素各有各的功能,相互间有密切联系,构成一个精妙的系统。

在文章这个系统里,情况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比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就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什么意思?就是说主题如同三军之帅,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因为主题统筹着其他要素。

把文章看成一个系统有啥好处?

我理解,一个写作者如果连文章构成的系统性都认识不到,怎么懂得去协调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又如何有意识去处理主题与观点的关系呢?进一步讲,如果你不把文稿当成一个系统,又如何能把内容写得有系统性、逻辑性、层次性呢?

另一方面,每篇文章都是字、词、句、段等文字单元组成,先是组字成词,既而连词变句、掇句成段,最终合段而成篇。字、词、句、段本身就是不同层次的文字系统,而文章就是由这些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这跟人体还是一样的道理,乃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子系统组成。作为写作者,真得有这样的认知,然后才会自然而然地用系统思维对待每个字词、段落。

2.我又从写作过程的角度思考,发现写作是个系统性工程。我反复讲过,写材料不是简单的“写”材料,它是一系列动作的集成。从领受任务开始,到构思、调研、谋篇布局、修改、校对、反馈,它们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不仅如此,我还感觉,写作的内涵还应该包括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写之前学习积累,可以看成是“前写作”,而写以后的修改校对等则可以称为“后写作”,缺了哪个环节,写作都是不完整的。

这样来理解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以前的文章里,我讲控制文稿篇幅的方法时,谈到写作是个系统性工程,所以给文稿“减肥”,不能等到稿子“发福”后再来减,得防患于未然,从构思阶段就提前预防,并进行全过程控制。这种理念,只有你把写作过程看成环环相扣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写”字,才能理解其妙处。

总而言之,笔杆子修炼系统思维,应从对写作过程的系统性和文稿本身系统性的理解起步。如果你连这个都做不到,很难算得上有系统思维。你想想,古人讲写作理论时,为什么总喜欢将文章比作人体,比作建筑?其实就说明古人已经看到了文稿的系统性,我们现代人不能不有这样的见识啊!

第四,有框架,用框架

系统虽然复杂,但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结构化思考方式,一些结构化思考方式经反复检验,会形成固定框架,这种框架为人们提供现成而可靠的思考工具。

框架能够让思考变得简单。

因为有了框架,人们便如同站在巨人肩膀上,运用现成成果,而不必凡事从头开始。事实证明,人们用框架思考和决策,可以有效地定义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几何学里有个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a2+b2=c2就是一个框架,我们在使用时,没必要每次都去证明推演一番,因为它是定律,是可靠的框架,只管放心套用就行了,非常方便。

我们从小就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二十四节气;一天有24个小时、十二个时辰;人的属相有十二生肖,有生辰八字;人有七情六欲、五脏六腑;天下有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等等。这些框架都是千百年来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是经过实践检验,值得相信的规律,我们在写作中可只管大胆套用。

毫不夸张地说,人是靠认知框架生活着的,没有框架,人在社会里会寸步难行。倘若一个人连“红灯停、绿灯行”的认知框架都没有,很难想像他出门会是什么样子。在经济部门工作的朋友都很清楚,我们分析国民经济状况时,经常会用到“三驾马车”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就是投资、消费、出口的经济框架;当谈到旅游时,通常会讲到旅游六要素,即吃、住、行、游、购、娱,这也是认知框架。这些框架都是经过理论和实践检验的,完全可以大胆套用,为我们提供方便。

“英雄之旅”这个概念你肯定也听过,这来自美国著名神学家约瑟夫·坎贝尔。他发现人类历史上,无论任何文化,神话也好,童话也好,似乎都建立在这一基本框架之上。后来,好莱坞剧作家克里斯托弗·沃格勒结合约瑟夫·坎贝尔的理论和卡尔·荣格的心理学观点,在《作家之旅》一书中提出了“英雄之旅”的故事模型,并将“英雄之旅”分成12个阶段。这12个阶段就是个框架,事实上,在好莱坞,80%的电影都是按照这个现成的框架来搭建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考,快与慢》作者、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对人的决策心理有深入研究,他十分关心人在决策与判断时如何受框架的影响,经过大量实验分析,他与阿莫斯·特沃斯基提出了著名的心理学效应——“框架效应”,这就解释了人在思考时为什么需要框架。

写作中,框架无处不在,演绎推理的“三段论”是框架,“现状—问题—措施”是框架,“起因—经过—结果”是框架,前文提到的“5W2H”“SWOT”“PDCA”“PEST”“4P”“4C”“FABE”“4M1E”“QCDMS”等都是框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木水火土”“天地君亲师”“酸辣苦甜咸”“宫商角徵羽”“眼耳鼻舌身”“望闻问切”“四书五经”“四海八荒”“三纲五常”“三牲五谷”“阴阳八卦”“五脏六腑”“五劳七伤”“六神七窍”“奇经八脉”“东南西北”“日月星辰”“四梁八柱”“天干地支”也是框架。

既然有框架,我们不用白不用。建议大家在写作中,如果某个问题已经有现成的思考框架了,就尽量用,这样会让你的思考更完整、更全面、更可靠、更高效快捷。

当然了,我在前面的文章里举了很多特殊的框架,绝对不是叫你每写一篇文稿都去套用“望闻问切”“酸辣苦甜咸”“金木水火土”这样的框架。能不能用,应根据情况而定,不是每个文种都适合用,相反,有些公文恰恰要避免,以彰显其朴实庄重的一面。同时,系统性是相对的,不见得一定要把问题穷尽。另外,框架也不一定是有形的,真正的高手,是在无形中体现彰显系统性,表面上看没有框架,实际上很系统。

第五,没框架,造框架

能有现成的框架可用,当然是好事,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是没有的。

当既有框架无法满足需求,而又特别需要框架时怎么办?建构一个属于自己框架就很有必要了。

达尔文就打破了以宗教来解释生命现象的教条,创建了自己的解释框架:进化论。同样,牛顿的物理学也解释了数百年来物体的空间运动,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又出现了某些其无法解释的现象。后来,爱因斯坦重构了物理学,证明时间(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恒定的)实际上是相对的,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解释框架:相对论。

前面文章提到,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在该市企业家协会年会上的讲话,用一副对联来架构全文,实际上就是自己创造了一个框架。安徽铜陵市长孔涛在铜陵学院为该校大学生作题为《青春筑梦邀您铜行》的形势政策报告,用“江湖游侠”四个字来介绍铜陵,也创造了一个框架。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在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跨国公司推介滨州专场”上发表了题为《共育新动能 共享新机遇 共创新未来》的演讲,总结了滨州的“八个与众不同”,同样也是自己创造的框架。

事实上,我们在写作中经常在自己创造框架,比如,“做好三篇文章”“紧盯四个重点”“抓住五个关键”等等。笔者早年在区里参与起草的区委工作会报告,也曾创造了“十个关键所在”“打好七个攻坚战”这样的框架。

2022年6月22日,在山东大学教师干部大会上,山东大学校长临别之际发表感言,说了“三句心里话”,表达对山大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福。第一句话是“诚挚感谢大家的厚爱”。第二句话是“始终怀念奋斗的时光”。第三句话是“衷心祝福山大的未来”。这三句心里话实际上就是自己创造的一个框架。

第六,灵活运用

我们讲,公文写作须有系统性,但必须说明,这个要求不是绝对的。

为啥?

因为公文写作不是科学研究,不一定要把每个问题都写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严丝合缝。事实上,大多时候,我们反而应该选择性地舍去一些内容,有所写,有所不写,只要根据写作核心需要,抓住重点不及其余,达到“把问题说清楚、解决掉”的目的就可以了。千万别想着要写得面面俱到,把所有问题一网打尽,那样既然不现实,也没必要。

原因很简单。

因为公文是应用文,以用为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这就是说,只要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解决掉,就行了,没用的东西可以不写,没必要为了系统而系统。再说了,很多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写得天衣无缝、无所遗漏。

有时候,观点哪怕表面上看起来不完整,也不影响表达,只要该讲的讲了,就够了。比如毛泽东同志在八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就说:“别的事我不讲,只讲工作方法,现在的中心问题是工作方法,要会做工作。”无独有偶,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闭幕会上的讲话时说:“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虽然他们没有面面俱到,谁又能说讲得不系统了呢?

可以说,“相对地系统”才是公文写作最主要的法则。就拿今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来说,第一部分回顾2021年工作时,就只写了七个方面:

一是经济保持恢复发展。

二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

四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六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七是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

要知道,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一年的工作用“千丝万缕”和“千头万绪”来形容是不为过的,如果报告为了追求绝对系统性,那么光是总结部分,也许一本书都写不完,即便写完了,领导三天三夜也作不完这个报告,那样的会议,恐怕真的就开成“马拉松”会议了,从开会效率角度看,是不允许的。但这一点儿都不影响报告总结的系统性。

下面是某地领导在国际资本助推“十强”产业发展推介会上的主旨演讲。从“血液、文化、情感”三个方面论证两地“同根同脉,同宗同源,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情同手足的好兄弟”的观点。尽管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展开,但在那样的场合,写到这样的程度,已然足矣。

请看原文:

我们血脉里流淌的是炎黄子孙的热血。无论是香江两岸,还是黄河入海口,我们长着同样的面孔,流着同样的血液,有着同样永不褪去的DNA。早在香港开埠之初,就有山东人在香港居住生活,现在长期在港的山东籍人士近40万人。在香港,“鲁警”的品牌非常响亮,他们以山东人的勤劳、勇敢、忠厚、侠义,赢得了香港人民的喜爱与尊重,梁振英先生就出生在“鲁警”世家。梁振英先生曾说,“爸爸经常带我到赤柱赶海,到高升戏院看《甲午风云》,看《齐鲁英豪》。不少香港朋友知道我祖籍山东威海,去过的朋友都赞赏威海的进步。两代人的时间,南北方的跨度,交织出我们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的共同努力和成就。”现在,有2600多名香港籍人士长期在山东居住生活,今年到鲁的香港同胞达6.7万人次,在经贸合作、民主协商、公益慈善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我们同是“龙”的传人,骨肉相连,血脉相通,越来越多的鲁港同胞在守望相助中成就了创业的梦,营造了温馨的家。

我们骨子里传承的是中华文明的基因。香港以中华文化为主体,中西多元文化共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我们共同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神谱系”,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岁月更迭、风云变幻,香港始终坚守中华优秀文化的“根”和“魂”,并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兼容并蓄中绽放出中华优秀文化璀璨的光芒。1930年创立的香港孔教学院,长期致力于儒家文化交流与发展,在世代香港人民中有着广泛影响力。林郑月娥特首指出,香港是中西交融的国际都会,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始终是香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位同仁都知道,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养生乐活的瑰宝,林郑月娥特首一直在积极促进中医药在香港的传承和发展。据我了解,现在很多香港年轻人,十分喜欢诗经、论语、唐诗、宋词、京剧、昆曲、书法、国画,等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铭刻在我们的骨子里,融化在我们的血脉中,成为我们做人立世的精神支撑、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心灵里熔铸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山东,很多人知道香港培新投资的杨世杭主席。20多年来他累计捐款4000多万元,帮助山东上千名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并设立了“精英奖学金”,每年选拔优秀学子到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今年夏天,我省潍坊等地发生特大暴雨灾害,香港山东商会联合总会等爱国社团第一时间联系开展救灾捐助,帮助灾区抗灾救灾、灾后重建。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香港企业家到山东投资兴业。现在,香港在山东投资企业3978家,实际投资395.5亿美元。很多山东企业通过在香港投资发展,更好地走向了世界,累计备案核准对香港投资企业(机构)860家、投资额1016.1亿元。1993年,青岛啤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现在,山东在港上市公司达到51家。山东也为香港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创业机会、生财平台。比如世茂集团,自2006年进驻山东以来,在文化旅游、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等领域实施了18个精品项目,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鲁港两地长期合作发展中,我们共同谱写了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灿烂篇章。

还有一个例子,某领导在一个重要讲话中,总结2017年工作时采用并列结构,从政治、经济、生态、民生、政务五个维度总结,虽没把所有成绩都列出来,同样不影响其系统性。

请看原文:

历史的地平线是由奋进者标定的。2017年的足音尚未远去,让我们循着岁月的光影,回味这一年的甘苦与拼争、厚重与温暖、喧嚣与笃定,重拾时代叙事中我们共同的成长记忆。

这一年的践行,让我们更有方向。相比走了多远,更重要的是方向。党的十九大标定历史方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围绕“把十九大精神扎根于璧山”,推出一系列“接地气”举措,激发全区人民用智慧和坚强书写新的辉煌;把忠诚和看齐融入事业中,忠诚捍卫习近平同志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在“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下寻找坐标,笃定前行方向,把“四个扎实”演绎得更加具体。我们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用思想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涤荡“迷雾”。让我们特别感动的是,去年8月7日敏尔书记履新重庆后综合调研区县首站选择璧山,要求我们成为“全市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先行区”。一年栉风沐雨,我们初心不改、愈久弥坚,力求前行中的每一个日子,都和着这个时代的节拍。

这一年的劳作,让发展更有质感。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紧随中央“脉动”,用“高质量”标定经济方向,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静水深流中,保持“稳中求进”姿态,做到“换挡”不失速。预计GDP达到480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0美元。深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增长11.1%,增速位列全市前茅。大力推动企业和产品转型升级,众泰汽车、得润电子在新能源应用领域崭露头角,蓝黛、青山、红宇、龙润等一批本土企业效益显现。全力营造创新环境,组建重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和“1+10”产业研究院,设立2个院士工作站,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新设立5支产业和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近30亿元,37家企业进入市级挂牌上市储备库,全区R&D支出占GDP比重跃上2.8%,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位居全市前列。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质量提高的重要内容,六旗乐园、千年重庆、御湖酒店、俊豪中央大街等文旅融合项目积极推进。着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三大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中铁任之健康城提振“道口经济”活力。一年负重跋涉,我们砥砺深耕、步伐铿锵,璧山从未如此接近全市经济舞台中央。

这一年的变革,让和美更加具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我们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顶层设计,秉持“道法自然”理念,突出“深绿”定位,强化宜居功能,在不断拉大的城市框架中,将山水、植物、建筑、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走出美丽与发展的双赢“路径”。“秀美绿城”颜值更高,东岳体育公园跨界呈现,城市公共绿地超过190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植物品种超过2800种,立体绿化累计达到25万平方米。城市管理下足“绣花”功夫,通过细节进步啃下城市治理许多“硬骨头”,成为全市公认的干净城市。“活力水城”气质更好,海绵城市试点从纸面落到地面,城区水面比例提高到10.6%,人均水面面积达到10.2平方米,溪道密度超过3.3公里/平方公里,“一河六湖十八湿地”构架日渐成型。“文化古城”韵味更浓,读书台、社工岛、祝嘉亭、朴园亭串联起文化记忆,数百景观名石点缀城市,石头上的“小城故事”透着诗情画意,兼具实用功能和艺术效果的桌椅让璧山成为可以“坐下来”的城市。“一生之城”内涵更加丰富,九永高速、六旗大道建成,地铁隧道贯通,城市路网日臻完善。持续推进“五大环保行动”,保持对污染行为“零容忍”,累计关闭污染企业740家,“三河”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以上,全国首批、全市唯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璧山最鲜明的标识。一年坚韧求索,我们毫不游移、寸积铢累,璧山这座城市的品质又向前迈进一个刻度。

这一年的执着,让幸福更有温度。时间见证不变的坚守。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每时每刻的“汗滴禾下土”,让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加舒坦。无论是60%以上财政收入书写民生“账本”,还是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无论是将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还是脱贫攻坚不忘每一个家庭,我们力求让全面小康触手可及。从“十九大安保维稳”,到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再到深化“2+N”联调模式,我们把安全稳定作为社会“底座”,让公平正义有更好的生长土壤。当“厕所革命”引燃全国关注,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点燃“速度与激情”,“音乐与城市”传递人性温暖,“百姓文化舞台”丰润百姓生活;当御湖小学、凤凰小学投用,家长紧皱的眉头略微舒展;当人民医院完成搬迁,深化与重医一院合作办医;当东岳体育公园游人如织、笑容绽放;当福寿园公墓建成,打消人生“最后一站”顾虑。一年孜孜以求,我们与时赛跑、挥汗如雨,让老百姓的幸福变得多元。

这一年的探索,让明天更可持续。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我们不遗余力营造发展环境,厚植璧山的核心竞争力,一些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接续实施“千人引才计划”,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98名,出台“企业创新型人才”和“璧山英才”选拔资助办法,为时代新人成长提供广阔舞台。信守“人尽其才,百事俱举”,睁大眼睛赛场识马,选优配强各级领导干部。坚守“政府投资瘦身,社会投资扩容”,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到20%,政府债务绿色可控。国家高新区不断更新边界,“中意创新产业园”在习近平主席与意大利总统共同见证下落户璧山。我们深化“放管服”,落实“减负30条”,压缩前置审批,改革正“由点成片”。坚决落实“两个责任”,持续强化“补钙”“加油”,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始终以“风清气正促发展”行进在“赶考”路上。一年石印铁痕,我们大写责任、使命担当,清廉之风成为最醒目的时代印记。

第七,做长期主义者

千万不能着急!

这是笔杆子必须具备的心态,也是思维方式修炼的基本要求。

所以,我把这条建议作为压轴的一条,就是想特别强调一下。

因为,我发现一些朋友虽然意识到了系统思考的重要性、必要性,也已在系统思维修炼的路上行走了一段路程,但是,一些朋友显得着急了点儿,以为读几本书,看几篇文章,写上几篇稿子就能立竿见影,修炼成功了。

实际,不然。

人修炼某种思维,不像安装电脑操作系统那样简单,找个安装盘,往光取里一放,鼠标一点,十来分钟就更新迭代,焕然一新了。

事实上,思维习惯需要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反复练习、刻意练习,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习惯,然后才能进化成思维。不能一蹴而就,光靠读几本书,看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像一个司机的“驾驶思维”,不是在理论考试中考出来的,也不是在场地上短时间练出来的,而是在后来的驾驶生涯中用公里数堆出来的,在无数次停车起步、无数次爬坡上坎、无数次惊心避险中悟出来的。

其实啊!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你只有经历的多了,才会形成“下意识”的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自然,什么是自然?其实就是思维方式的表现。

前年,我读过一个美国人(查尔斯・都希格)写的一本书,名叫《习惯的力量》,当时还作了笔记,作者在书里写道:“习惯的本质是一种脑回路,分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三个步骤。一个习惯的养成,首先要有“暗示”,然后持续去做,并得到反馈,久而久之才能形成习惯。”

我觉得,思维方式的养成一定要经历“暗示—行为—反馈—习惯—思维”这么一个过程,这是由认知规律决定的。思维养成效果得根据个人实践强度和频率而定。

因而,我希望大家在系统思维的修炼上,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一方面,带着“暗示”刻意练习,把我提供给大家的“五维思考法”刻意运用到每一次写作实践中。另一方面,带着系统思维去透视别人的作品,比方说,面对我前面文章里的经典案例,你就得以内行的眼光看人家构思的“门道”,不要只顾看热闹。

说到学习借鉴,我在《如何模仿一篇文章?5种方法任你选》谈过模仿的五种策略,第四个策略就是教你模仿结构,正好适合系统思维的训练。

最后,把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里的一句话送你,“ 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 我相信,你也一定能够在系统思考上创造你自己的奇迹。

以上就是我在“五维思考法”基础上给你的“加餐”, 尽管还有很多话想说,但受篇幅限制,只能就此打住,未尽之意,请大家边实践边体会。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