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不能“一打了之”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委组织部 叶辛

“吃一顿饭需要掏出几次手机?”如果这样的问题是普通人回答,也许答案是“并非必须,仅供下饭”;但如果让机关干部来回答,也许答案就可能是“1次自选+N次规定”。

为了便于机关食堂管理,各地纷纷实行了“吃饭打卡”,与此同时,为了落实“光盘行动”要求,一些地方又推出了“光盘打卡”,这样,一顿简单的工作餐就至少需要两次“打卡”动作。与“吃饭打卡”异曲同工,上下班“打卡”、出差“打卡”、开展工作“打卡”等方式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干部工作。“打卡”是否真的能“屡试不爽”,效果还值得商榷。

勿让“打卡”掀起“新花样”的“四风”。“打卡”虽然方便了工作“留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部署安排落地落实,但过度强调、过分依赖“打卡”,就容易让工作偏离方向。一方面,一项部署安排如何落实、如何有效,需要经过全面调查、科学研判再提出具体举措,若不分轻重缓急地强调“打卡”,就形成了“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新表现,更可能让部分工作流程中多出不必要的环节,增加干部工作量;另一方面,为了应对“打卡”要求,个别干部会“开动脑筋”,出现“不图工作干没干,只看‘打卡’完没完”的“对策”,若没有行之有效的过程监管,“打卡”就会形同虚设。“打卡”抓落实并非不可取,但还需深入研究、因地制宜,从而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使其真正成为干部管理监督的有效手段。

创新还要眼光远一些、步子大一些。“打卡”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又产生出“刷脸”“直播”“定位”等新的手段,不仅在方式方法上更加多元,也让干部管理监督更加立体,更填补了“打卡”自身存在的“漏洞”。时代在进步,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若身体进入了新时代,头脑还停留在“过去的创新”,抓落实还满足于“看表面上快不快”“看推动时易不易”,眼光自然是短浅的,步子也会迈不远,真实效果显然不会好。创新抓落实就应当与时代“亲密拥抱”。领导干部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先进经验”,不仅要往“新”处学,更要往“实”处用,多看一步“经验”的发展趋势,避免“新经验”到手就“被淘汰”;多想一层“经验”的本土化运用,避免“生搬硬套”造成“水土不服”;注重效率更注重质量和持久,让创新一步到位、立竿见影、常态长效。

抓落实还要在健全机制、催生自觉上下功夫。推行“打卡”是为了抓落实,但“打卡”本质上是被动的“倒逼”,缺少了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一阵子”,却不一定能管用“一辈子”。推动干部真抓实干,还需要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机制上完善,通过反向约束与正向激励同步发力,让“必须干”“想要干”“争着干”蔚然成风。要让对干部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由领导同事、服务对象、大数据等“多元”参与,将干部考在日常经常,全方位了解干部抓落实中的思想、行动、效果;要采取有形有效的激励手段,坚持“能上、庸下、劣汰”,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多层面给予政治、工作、待遇等保障激励,实现“让吃苦者吃香、让流汗者流芳”;要营造浓厚氛围,多途径开展“亮身践诺”、过程公示、结果评比等,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争先走在前、作表率。

(0)
上一篇 2021-06-01
下一篇 2021-06-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