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塞罕坝精神的“变”与“不变”

重庆市彭水县委组织部 黄娟

从“一棵苗”到“百万亩”,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到“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塞罕坝精神背后是无数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忠诚与坚守,是无数塞罕坝人迎难而上、战天斗地的无私付出和感人事迹,深刻领会塞罕坝精神的“变”与“不变”,树立起一面精神的旗帜。

从“1”到“115万”的突破,时代在“变”,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不变”。塞罕坝正如蒙汉合词的寓意,是“美丽的高岭”。然而59年前的塞罕坝,是一个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等极端环境于一体的不毛之地,不仅条件极其恶劣,而且生活十分困难,加之缺乏先进技术和工具,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成为了塞罕坝人难以逾越的“鸿沟”。顶着这样巨大的阻力和压力,塞罕坝人迎难而上、跨越鸿沟,用勤劳的双手和辛苦的汗水取得了改天换地的成效,用几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创造了“一棵树”到“百万林海”的人间奇迹。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发展形势,广大党员干部更要继续发扬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的传统,发扬爬冰卧雪、以苦为乐的奋斗精神,在大风大雨、大战大考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用实干苦干续写人生华美篇章。

从“荒漠”到“林海”的蝶变,环境在“变”,塞罕坝人百折不挠的不屈斗志“不变”。无论条件多艰苦、环境多恶劣,塞罕坝人从零起步,在尊重科学与规律的前提下,勇于开拓创新,在引种、育苗、造林上不断寻求突破,从攻破技术难关到研发新技术,他们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历史见证着他们走过一棵树到百万林的不屈斗志路,书写着他们把荒漠变绿洲的传奇业绩。几十年过去了,塞罕坝作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生态样本,正在以更加崭新、更有韵味、更具绿色的形象进行展示,更是获得了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正是无数塞罕坝人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深刻体现。立足新发展阶段,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发扬塞罕坝人百折不挠精神,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在不断实践锻炼中丰富经验知识、提升专业能力,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斗志奔向新的赶考路。

从“林一代”到“林三代”的坚守,社会在“变”,塞罕坝人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不变”。从当初党的一声号召,一代接着一代干,三代人跨越半个多世纪续写着接力与传承的故事,从荒原秃岭变成绿水青山,从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塞罕坝一跃成为了全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这是三代塞罕坝建设者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辛苦付出,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初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动体现,他们把一辈子的青春奉献给了塞罕坝这块热土,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无论社会如何改变,传承和接力的故事不会中断,仍然在继续,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弘扬和传承塞罕坝人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立足岗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平凡的工作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拼搏奋斗之中奉献青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08-31
下一篇 2021-08-3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