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不朽”中汲取“堪大用”的智慧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 靳仔囡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意思是说,人的品德修养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建功立业,最后是著书立说。古代先贤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之为人生“三不朽”,作为精神境界的崇高追求。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三不朽”中汲取“堪大用”的智慧。

从“三不朽”之“立德”中汲取“堪大用”的智慧。古人把“立德”置于“立功”与“立言”之前,把品德修养放在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的前面,意在告诉我们要把提升道德修养放在人生必修课的首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人用人。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群众评价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他在中青班开班式上指出,年轻干部要想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首先要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就是“明大德”,就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干部要想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不妨从“三不朽”之“立德”中多汲取对党忠诚的力量和“明大德”的智慧。

从“三不朽”之“立功”中汲取“堪大用”的智慧。立功,就是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可见,一个人哪怕在一生中只做一件事,只要把这件事敬终如始地做好了,就能成为有功之人。“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把一辈子都献给了敦煌莫高窟,一生守望着一个地方,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但她被人民记在心里,因为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立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牺牲在扶贫路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的生命虽如流星一样短暂,但她同样被人民记在心里,因为无论生命长短,只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标注的人生价值足够高,就是“立功”。干部要想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就应从“三不朽”之“立功”中多汲取勇于担当的力量和善于作为的智慧。

从“三不朽”之“立言”中汲取“堪大用”的智慧。立言,就是做学问,用自己的思想和言论来教育别人、影响别人。老师向学生、教员向学员传道授业解惑,是“立言”;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著书立说、潜心研究做学问,是“立言”;党员领导干部上讲台授课、做演讲是“立言”;普通党员干部写文章、发表文章,把自己对热点事件的看法写成文章,把自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体会和思想火花整理成文字发表出来,也是“立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班每期的开班式上都为年轻干部讲上一堂生动大课,这也是“立言”。文以载道,讲话和写文章通常是干部在机关事业单位里办事的工具。但是,干部如果只会埋头干活,而不会讲话和写作,不注重对新思想、新理念、好观点、好经验的宣传,也很难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25
下一篇 2022-02-2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