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草莓里的“好光景”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遵阳街道办事处 葛妤

冬春时节,沿着G328国道从滁州城区驶往定远,每每途径一段路,便会闻到清甜的草莓香,这里便是在安徽滁州远近闻名的北关村草莓园,鲜红的草莓在沿路的数十个摊位上销售。

北关村坐落于古清流关脚下,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珠龙镇东部,滁定路与滁淮高速穿境而过。如今的北关村山青水澈,树木花果品类繁多,四季光景各有不同,拥有草莓、葡萄、火龙果、油桃、富硒米等特色产业,曾获评“全国文明村”。而现今的产业兴盛,都要从当年一颗小小的草莓说起。

书记“带头”,一马当先辟新境

昔年的北关村农户以传统农业营生,收益甚低。2014年党总支书记黄光军就任后,经过数十天的走访调研,他摸索出了北关村改头换面的路子:要发展,必须走特色农业道路。

当时,有外地人在村内桂里组租地经营草莓大棚,收获颇丰。不少村民因此跃跃欲试,但却迟迟不敢下手。也正是这一颗草莓,启发了黄光军。经调研分析,他选择成为“摸着石头过河”的“冲锋手”,于当年8月在曹坊组率先建起了7个草莓大棚。见到书记亲自成为“领头羊”,8户农民也参与进了草莓种植的队伍,发展了55亩32个草莓大棚。第二年1月到5月,来自北关村的草莓进入市场。鲜红的草莓让农户们的亩均收入由千元跃至万元。

黄书记的“领头冲锋”终究没有被辜负,周边农户见到草莓种植收入甚好,纷纷参与其中。至2015年,北关村的草莓种植面积已达450亩,北关村的草莓也声名大振。

得益于珠龙镇的交通便利、周边旅游资源丰富,草莓除了在本地销售之外,还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既能采摘又能游玩景点,红彤彤的草莓让北关村村民的“致富路”红上加红。

周到“售后”,产业发展提质速

草莓种植如火如荼,建设草莓特色村的热潮也被掀起。为了让草莓种植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北关村党总支将本村困难群众组织起来,采取“支部+种植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模式,多方争取扶持资金150万元,用以促进草莓种植发展。而今,北关村的有机草莓大棚已达350栋,解决了200余人的就业问题。

培育优势,技术为先。为了促进草莓种植更高质高产,北关村通过远教平台、农家书屋不定期组织种植户进行学习,此外还定期举办专题培训,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邀请高校农业种植专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学,培养新型农民,推广种植新技术,一个个“种植能手”在学习与实战中纷纷涌现。

到2021年,草莓园已然成为了北关村一张亮眼的名片,但随着大棚和摊位的逐年增多,在采摘、销售过程中出现的环保问题引起了村委的重视。杂物乱倒、摊位乱摆,草莓园的“致富乐章”里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音符。为解决问题,北关村村委商讨决定,租赁桂里组老场基地来供农户临时堆放,安排相应人员不定期去查看规整摊位摆放情况,开展思想工作,最终问题得以解决,“草莓和谐曲”重又奏响。

资源“配齐”,广创良机博共赢

草莓种植热火朝天,北关村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在产业发展上开拓,如法炮制发动农户种植葡萄、茭白、火龙果、莲藕,特色农业品种实现多元化。目前,北关村特色种植已达千余亩,年均收入2000万元以上,150户农民走上致富快车道。

搭建平台助致富。2017年,村中几经周折筹集300余万元,在曹坊组建设了120亩扶贫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齐全,100栋钢构大棚内分布着草莓、葡萄、火龙果等多种作物,让贫困户能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2020年,北关村文书叶宝玉在扶贫产业园牵头成立油桃种植园,这里的油桃比露天种植的油桃提前20多天上市,10个扶贫大棚每年可带来7万多元的纯收入。近年又成立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富硒稻虾养殖示范基地1000亩。

政策帮扶暖人心。2017年,产业园给入驻的17户贫困户提供前4年免租待遇,后6年每亩上交集体经济1000元,按照既定分配方案,反哺给未享受红利的31户49人。草莓园、产业园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平整、采摘、栽种、管护都需要大量用工,一天百八十的工资,一年下来收入可观,让更多人能够乘着“北关春风”驶向和美生活“快车道”。

从无到有,由一到多。从一颗小小的草莓中,他们看到了希望,渐渐地,一颗草莓发展成百亩草莓园,又进而建设了品类繁多的产业园。一栋栋大棚内,作物植株蓬勃生长,北关村的美好生活也在不断向上生发。近年来的北关村凭借实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草莓专业村,而他们还在探索路上从未止步,将继续以现代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为方向,着力推进产业振兴,致力用“青山碧水、花果飘香”为乡村振兴增添一抹亮色。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4-22
下一篇 2022-04-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