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良方”治“包销”扶贫农产品依赖症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残疾人联合会 周银

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帮扶单位带头参与的消费扶贫切实推动了贫困地区产销对接,给乡亲们的脱贫吃下了定心丸。然而,部分扶贫农产品过于依赖帮扶单位“包销”,自身缺乏市场竞争能力,还可能被无良商家“薅羊毛”。全面脱贫在即,“照顾式”消费扶贫逐步退场,扶贫农产品销售应创新思路,开拓稳脱贫需要的产品销售之道。

据媒体披露,某帮扶单位采购慰问品,选择定点帮扶贫困地区的茶叶,不仅价格虚高“500元慰问金买回半斤茶叶”,而且“口感一般、没人愿意喝”。东部某公司为员工发放慰问套餐,采购北方某贫困地区,发现2斤小米套餐价35元,某电商平台售价19.8元;茶树菇75元1斤,在网上卖35元1斤。此外,还有某些扶贫农产品摆在网上的照片看着光鲜,自己领到手的外观和质量却大不一样,扶贫农产品作为群众脱贫的“金蛋”,光靠帮扶单位“包销”,贫困群众的“幸福”似乎只能是“浮光掠影”。

之所以出现扶贫农产品销售陷入“包销”怪圈,是因为帮扶单位被动的“愿打愿挨”,以及无良商家可以“予取予求”。诚然,通过帮扶单位定点销售扶贫农产品,为农产品打开销路,是帮扶单位“力所能及”的事,也能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增进贫困群众与政府的感情。但是,扶贫产业要保持长期销售愿景,还是得靠产品质量、性价比等说话。否则,仅仅依靠帮扶单位“包销”,可能无法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扶贫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得不到提高,而且还可能极易出现让个别中间商家企业从中捞取“市场差异化”的利润,打出帮扶单位的“感情牌”,肆意抬高扶贫农产品的价格,扰乱了正常经济市场秩序,也薅了帮扶单位的“羊毛”,造成不良的市场环境影响。

“包销”扶贫农产品的心意虽好,却对贫困群众的长远发展“弊大于利”。一是经常“包销”、甚至高价购买,极易让贫困群众产生“此种产业发展前景一片欣欣向荣”的假象,一旦帮扶单位亦或者中间商的“包销”退出,那么扶贫农产品会出现什么情形很难预估;二是经常“包销”扶贫农产品,导致产品价高质次,甚至“三无产品”,不创建特色品牌,不建立健全系统集成性的销路机制,从前置端、到运营环节、再到专门营店等未能形成整合互融,市场毫无核心竞争力可言,极易出现“帮扶单位一走,扶贫产业就褪色”的现象,极不利于扶贫农产品的长远战略实施。

从某个角度看,“包销”扶贫农产品是一种懒惰症,因此,要开“良方”根治这种不良现象。要将扶贫农产品认证与绿色农产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等体系对接,有效提升扶贫农产品信誉与美誉,确保贫困地区有长久发展动力;要加大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物流企业在贫困地区关键物流节点新建、改建现代化仓储流通体系,提升物流能力,减少贫困地区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有效提升品质和价格竞争力;推广“农户+经销商+消费者”超短供应链模式,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精准对接,在产地完成农产品集聚、分级、加工、包装,并引导电商平台进一步下沉,直接发货至消费者;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为贫困地区打造一支懂经营、善销售、能经济的专业型人才,为扶贫农产品真正打开广阔市场空间注入新鲜血液。

(0)
上一篇 2020-08-14
下一篇 2020-08-1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