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当“为政以诚”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委组织部 黄绍增

“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随着民主意识的逐步普及和不断增强,民不可欺、无信不立的理念更应成为干事创业的执政之基、为官之本。领导干部作为领路人,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方能切实增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巩固党和国家执政根基。

以诚信“修身筑基”,涵养一股对党忠诚老实的“浩然气”。“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夫诚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怀下人也。”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也是诚信之邦,几千年来儒、道、佛三家思想长期交相辉映,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等诸多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一系列具有强大融合力和生命力的诚实守信格言,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及人生于世的标准。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体现,它于个人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于企业是宝贵的无形资产、于城市是秩序的有条不紊、于国家是发展的不竭资源,是需要我们薪火相传的优秀品质。步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对党的宗旨和理想深信不疑。领导干部要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时刻保持诚信本色,如此方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在政治上忠诚可靠。

以诚信“正言立行”,争做一名言必信行必果的“践诺者”。“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诚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一种积极负责的务实态度,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就创造了“有诺必行”的典范,他的“立木取信”、一诺千金,获得了群臣和百姓对变法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助秦统一,获得成功。领导干部是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培养成长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是天职也是本分,若不分场合的好空谈、乱许诺,到头来丢的是个人面子,损害的却是党和政府形象。尸位素餐、为官避事,说到底是对权力的来源缺乏正确的认知,对群众缺乏应有的感情,对“以人民为中心”缺乏坚定的信念。领导干部要真心为民、有诺必行,凡对组织和群众作出的承诺,都要无条件、尽全力去履行,从而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以诚信“立己达人”,找到一把打开群众心门的“金钥匙”。“足兵,足食,民信之矣。”为政之要在于取信于民,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诚信既是立身法宝,也是一剂心灵良药,它能于无形中产生一种亲和力,扫清群众心中屏障、解除群众疑虑,凝聚深厚干群情谊。是真心为民还是虚情假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面对群众,恐怕没有比领导干部讲诚信更让群众信服。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有9191.4万名党员、468.1万个党组织,如果大家都来讲诚信,尤其是领导干部积极作表率,做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就能让诚信成为一种力量、一种责任、一种准则,让诚信之花在全社会开花结果、落地生根,让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也才能在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中早日实现。

为政之基,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中华民族历来推崇诚信,它对领导干部而言,已经不是个人私事,而是必须通过的“政治关口”;已经超越个人属性,更彰显党和政府公信力的社会属性。“十四五”乘势而上,我们要把诚信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用诚信架起一座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让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牢固,为“破浪”新征程保驾护航。

(0)
上一篇 2020-12-22
下一篇 2020-12-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