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译中老铁路里的“丝路花语”

江苏省兴化市兴东镇 施子昂

近日,在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见证下,被称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通车运营。这条千余公里的钢铁“丝路”,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的梦想,践行了中国“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的誓言,穿过三山、跨越四水,擘画合作共赢崭新蓝图。在这样一条文化交融之路、科技创新之路、同心筑梦之路上,牡丹与占芭竞相开放,用情用力书写着“一带一路”的“诗和远方”。

牡丹展蕊芬芳至,占芭开颜喜客来,绘就丝路“满园春色”。占芭花的孔雀蓝、牡丹花创意纹饰、传统刺绣工艺……新线制服以“丝路花语”为主题,充分展示出“丝路通途、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从春城鸥翔到占芭花香,中老铁路一路风光无限、风情万种。随着互联网和交通的迅猛发展,高山、江河,乃至沙漠戈壁都不足以阻断文化交流,而一切人为设置的文化屏障也终究是“掩耳盗铃”。须知文化间的交融是世界得以缤纷多彩的源头活水,所以我们不能僵化固持“以不变应万变”的清高之态,更不能采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被动策略,而是要主动去“探幽寻微”,以求“曲径通幽”。要在差异化中寻找中华文化与所在国文化的交汇点,以同求同,然后以同传异,从而削弱对“一带一路”的负面舆情,蕴养中华文化扎根生长的人文沃土,推动人文共同体的形成,争创“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文化繁荣景象。

穿透峻岭通大道,高架天堑变坦途,奏响丝路“强国乐章”。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铁路旁盛放的占芭花见证了两国铁路人五年来在施工一线的日日夜夜,167座隧道、301座桥梁,桥隧比高达76.5%……中国铁路建设者通过科技创新攻克了一个个世界技术难题,让中国铁路的经营理念、成功经验、技术标准等走向国际,为世界诠释了何为“大国工匠”、何为“中国力量”。如今发展环境在变、技术水准在变,但一往无前、永不止步的登高精神不能丢,强国复兴之路上,面临无数的“险山峻岭”和“急湍激流”,党员干部要坚决打破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成规、不探新路的思维定式,将敢为天下先、锐意进取不怕烦的精神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项事业使命中,开山辟岭筑桥基,挥纤抡镐战顽矶,为国铺就强盛路,为民架起幸福桥。

悠悠山河寄我意,声声驼铃入人心,载满丝路“共荣绮梦”。“澜沧号”列车已经缓缓启动,用“共商、共建、共享”装载共同繁荣的梦想,中老铁路恰如奔涌的“大动脉”,为沿线各地源源不断注入发展动能,共建经济走廊、聚焦产业项目,绘制出精谨细腻、互利共赢的“工笔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老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我们要与沿线国家一道,拓宽互联互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延伸互利共赢的新思路、新机遇、新空间,继续为普通民众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无论世界局势如何纷繁多变,广大党员干部都应把准航向,做改革开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支持者、倡导者、践行者,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适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与各方齐心协力,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巨轮穿越惊涛骇浪,驶向美好未来。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