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物保护之“炬” 点燃科技创新之“火”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巨浦乡人民政府 叶寒云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对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链条”布局。让我们为文物保护之“炬”点燃科技之“火”,切实促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点燃科技创新之“火”,为文物修护“燃”起明灯。随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应用,科技在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中的支撑引领、探路奠基作用日益明显。要进一步下好科技“先手棋”,将X光探伤、红外热像探测、激光清洗、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等技术充分应用在文物修复中,让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工具箱”里有了更多“趁手工具”。要用科技之“笔”写好文物保护“后半篇”文章,针对文物犯罪出现的职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等新特点新情况,综合运用电子传感、人脸识别、大数据、宏观监控等手段,加大对文物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力度,为文物保护工作打开更加光明的前景,持之以恒落实好“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指示。

点燃科技创新之“火”,为文物利用“烘”热场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要想为新时代文物“活”起来赋能,必须选准“数字化”这个切入点,大力推进各类文博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让文物在腾“云”驾“数”之间得到更广泛更全面的价值阐释和展示传播;必须扭住“智慧化”这个着力点,借助VR技术、全息投影、3D打印技术等,从感觉、听觉、触觉多层次多角度还原历史的鲜活;必须把握“文创化”这个突破点,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实现文物故事化与产品化,创造出越来越多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破壁”历史与现实。

点燃科技创新之“火”,为文化传承“炼”出火种。文物是过去写给今天和未来的“书信”,其核心价值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唯有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激发文物“生命力”,方能为中华文明的永恒赓续提供源源不断的“接棒人”。让科技焕发文物“以文化人”的魅力,通过沉浸式、交互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打开文物”,以更加亲切、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心中,埋下文化传承的“种子”,绽放“守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美好未来。让科技激发文物“以史育人”的活力,要积极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的新特点,运用人工智能、二维条码等新兴技术积极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博物馆,助力人民群众零门槛、无障碍、实名制接触文化遗产、感悟历史智慧,自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