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乡村基层的“聚才密码”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斑竹园镇人民政府 周华玲 任晓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乡村振兴一线是发现检验人才的“试金石”,是培养锻炼人才的“练兵场”,也是各类人才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应当栽好“梧桐树”,挖好“养鱼池”,建好“跑马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以乡情的纽带“引才”。乡村基层在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薪酬待遇等方面都有欠缺,这也使得人才外流成为一些地方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但同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植着“衣锦还乡”“造福桑梓”的价值观,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中始终留有一份对家乡的眷恋和牵挂。乡村基层要牢牢抓住乡愁这根情感纽带,通过建立在外人才数据库、组建微信群、召开返乡人员座谈会等方式,加强与在外人才的沟通联系,通过主流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渠道积极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和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大力宣扬扎根基层、返乡创业的典型事迹,激发在外人才回报家乡的赤诚热情。要在深入分析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将优惠政策、产业规划、投资需求等梳理汇编成册,让有志于返乡创业的人才找准接口、看菜点单。

以贴心的关怀“留才”。燕昭王铸“黄金台”广纳贤士而强,曹操三下《求贤令》唯才是举而强。乡村基层条件有限,但如果光讲情怀不讲待遇,也会让人才望而却步。要想解决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心思不稳的问题,乡村基层不仅要拿出“真金白银”的好政策,还要营造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的好氛围。要瞄准人才的“痛点”,采取有力举措及时解决人员编制、工资福利、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闹心事,为人才免除后顾之忧。要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在因材施教中促进茁壮成长,在组织温情中激发干事热情,不断增强归属感、幸福感、成就感,让人才尽快度过“磨合期”。要科学安排岗位,合理分配任务,让“好钢”在能够发挥优势、增长才干的事上磨砺锋芒,防止“千里马”在繁重的“一地鸡毛”中变得日渐平庸。

以改革的勇气“用才”。相比一时的工资待遇,许多年轻人才进行人生事业规划时往往更加看重个人施展空间和潜在发展机遇。在乡村振兴的历史大势下,乡村基层看似“起点低”,却是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等众多领域急需人才来补充完善的“空白试卷”,也是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希望田野”。“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改革发展不能用老观念老眼光看人,更不能搞“策之不以其道”的外行指导内行,而要充分尊重人才、信任人才,把“专业事”交给“专业人”来干。乡村基层要学会主动放权,让善运营的“农创客”、有传承的“手艺人”、会种地的“田秀才”、观念新的“学生官”在各自的领域“说了算”“试试看”,让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充分施展、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